第105章 召回秦山(1 / 2)

流寇大軍在河關外和秦山等人開始了僵持階段,原本流寇二十萬人,秦山則是有九萬人。

而經過之前的戰鬥,雙方各有損失,死傷超過將近萬人。

河關之外,滿是鮮血。

不過,有秦山坐鎮河關,流寇卻是完全無法攻破河關。

把並且,這種情況下,他們也不無法重新去滂山繞路,進攻京城。

得知這種情況,朝廷內外終於安心,京城百姓也不再擔心,甚至都有人提前準備慶祝勝利了。

流寇遠道而來,糧餉絕對無法支撐太長時間。

這樣僵持下去,流寇早晚得撤退。

然而,不知何時,京城內竟然出現了秦山擁兵自重,打算向楊宣請命,自稱中山王的謠言。

秦山手握重兵,封為副元帥,距離大唐武將最高位置,僅僅隻差一步。

如果再封王,難以想象秦山的權勢會變得多大。

恐怕,都可以和當年的定北王寧遠相比了。

而寧遠,如果不是死在了對金國的戰爭中,恐怕現在都可以直接威脅皇位了。

甚至,還有傳言說秦山暗地裏勾結鳳翔節度使,企圖扶持鳳翔節度使吞並周圍,包圍京城。

這下可不得了了,許多文武百官連忙請命,要求楊宣將秦山召回京城,進行調查。

禦書房外,跪著許多朝廷大臣,聲稱要一直跪在這裏,直到楊宣召見他們。

無奈之下,楊宣隻能召見了這些人,在禦書房議事。

為首的是幾位顧命大臣,鄭修也在其中,不過他並沒有率先發言,而是靜靜的站在一旁。

他們在朝廷的影響力非常大,即便是以前的李儒禾,也不敢直接觸犯他們的利益。

可以說,這些人振臂一呼,朝廷大多數官員以及家族都會紛紛響應。

李儒禾雖然倒台了,但是張、鄭、寧、梁幾個大族依舊有著強大的力量,掌握著很大的話語權。

在朝廷之外,各大地方也有一些傳承許久的世家大族,史上曆代為官,積累了厚實的家底。

可以說,各地節度使能夠自立為王,割據政權,和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也不無關係。

他倒是收服了鄭家,可是麵對另外幾個家族,還是有些相形見拙,很多事情都需要考慮他們的利益。

對此,楊宣也在有意的削減他們的實力,任用寒門子弟。

比如顧興安,尹真等人。

這次如果召回秦山的話,恐怕會一起連累顧興安,尹真等人。

楊宣臉色陰沉,耐心聽候這群人的彙報。

其中一名叫做張法的人率先開口:“陛下,秦山目前掌握九萬大軍,必須加以遏製,否則一旦秦山真的想要謀圖不軌,朝廷斷難阻擋。”

“張愛卿何出此言,秦山什麼脾性朕最清楚了,根本不可能有謀反的想法。”

有一人站了出來,對楊宣恭敬的說道:“陛下,無風不起浪,眼下流寇大軍已經抵擋住,不日便可退軍,不如先將秦山召到京城來,也好調查。”

“不行,秦山一旦離開河關,必使河關軍心渙散,一旦流寇進攻,很容易讓流寇攻破河關,進而威脅京城。”楊宣雙眼微眯,射出危險的光芒。

這群人太膽小了,之前被金遼兩國打怕了,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什麼都做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