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宣點了點頭,心中對顧興安又高看了幾眼。
當初他邀請顧興安入朝為官,是看中了顧興安的才華和學識,卻沒想到顧興安最擅長的竟然是出謀劃策,指揮軍隊戰鬥。
至於治理國家,安撫民生,現在主要是由杜皓在掌管。
“大帥被陛下召見,無論如何都會讓部下猜疑,軍心不穩。”
“而流寇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定會趁機奪取河關。”
“流寇首領李貴成也是一個人物,麾下猛將眾多,大帥離開河關必然會導致我軍軍心不穩,李貴成肯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楊宣本來心裏就擔心,聽到顧興安這肯定的語氣,更是擔憂無比。
不過楊宣看到顧興安很是氣定神閑,不禁一喜,難道顧興安已經有了辦法不成,連忙詢問。
果然,隻見顧興安朝楊宣一拜,繼續說道:“陛下,河關之後是一段山穀,然後經過亭台縣,便可直抵京城。”
“而我們完全可以將計就計,讓流寇攻破河關,然後在亭台縣以及山穀中間埋伏,一舉吞下這二十萬流寇。”
“此戰若勝,剿滅流寇,勢在必得!”
顧興安的雙眼放光,氣魄雄渾,聲音響亮。
楊宣聞言一震,也佩服顧興安的想法。
隻是,這樣做確實有些冒險。
如果一旦失敗,恐怕連京城都守不住。
顧興安看楊宣有些猶豫,從懷裏掏出了一張地圖,上麵繪製了河關到京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陛下,我軍完全可以利用地形,以少打多,至少有七成的勝算。”
“而如果等流寇主動撤軍,至少也要一個月的時間,以現在謠言流傳的程度,難以想象一個月後會發生什麼,恐怕還會對大帥造成一些影響。”
“因此,還望陛下早做決斷。”
楊宣看向了那張地圖,上麵標注了許多點,都是朝廷軍隊可以埋伏的地方,足以對流寇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楊宣卻是察覺到了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點。
“如果流寇攻下了亭台縣,那麼他們完全可以從亭台縣朝安全的地方前進,甚至直衝京城。
“這樣一來,我們的計劃豈不是會落空。”
顧興安苦笑,楊宣果然十分敏銳,一下就能發現問題所在。
“陛下,臣已經和大帥商討過此事,大帥願領一千人,死守亭台縣。”
楊宣聞言一驚,臉上頓時浮現出了擔憂之色。
“亭台縣並不大,城牆也不高,並不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
“死守亭台縣的話,就真的是九死一生啊。”
顧興安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此事乃是大帥主動提議,他希望陛下抓住這次機會,不要辜負他的一片忠心。”
原來,這才是顧興安讓楊宣召回秦山的原因。
麵對顧興安的勸說,楊宣不由得沉默起來。
半晌後,楊宣終於是發出了命令,將秦山召回京城。
而秦山也在不久後得到了命令,直率一千人,火速奔向京城。
一千大軍駐紮在了亭台縣,而秦山則是獨自一人前往京城覲見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