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一(1 / 2)

歡聲笑人玲瓏霧幾重

欲尋纖素手始覺窗前夜涼風

相思淚愁腸苦醉眼紅

大約是秦朝,或者是宋朝,已經無法考證,年代是不詳了。在中原,有一個村莊,戶不逾千,人不過萬,地處偏僻,人多怪異,名曰盆子村。

盆子村的一大特色是廁所多,且大多造型別致,創意得很。遠看是驛站,近前一看原來是廁所;掛著“客滿樓”,走進去還是廁所。真是防不勝防,一不小心跑到廁所吃飯去了,就會遭千夫所指。另外的特色就是詈辭繁多,體係發達,都爭取上綱上線。不能亂罵,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諸如走路跌了要罵什麼話,揀到錢了要罵什麼話,被人打了是要罵他爹還是他小姨子等,都有明確的條例,切切不可罵錯,一旦罵錯,則說明這人很失水準,十足沒文化的體現。而且還要重罵一次———比如被人打了,本該罵他絕子絕孫,但不幸而錯罵了他的未來嶽丈,他的未來嶽丈當然很無辜,於是花幾文錢,讓他再打自己一次,自己則再罵一次,雖頗無聊,手續又繁瑣,但事關吉利,不能失了慎重的。

村裏的幾個元老,自然都是很以“元老”自居。其中的一位叫做鉗夫子的,早年得了進士,又托他祖先曾做過“得秉十栗”的蔭澤,在村中威望頗高,村裏嫁娶喪葬煙囪堵塞等都要請他來;來了就搖一把舊蒲扇,穿一件灰袍子,若有酒肉一頓,則另備餐巾一條,以防弄髒了衣服,那餐巾自然是效仿西洋式,但終於不得法,做成了屎尿布的樣子。

鉗夫子是元老,輕易不罵人,一旦罵,則“汝母婢也”,“贅瘤”,“死公”,很不容易聽懂,也正因為不懂,才托顯出鉗夫子的博大精深,文雅倜儻,許多村裏人都想跟鉗夫子一樣,罵得文雅,體麵。於是見麵就都先一句“的媽你”,“的日狗”,再打招呼商榷天氣等——因為多不識字,無法從字典裏考證“他媽的”等的源起,於是就不能像鉗夫子一樣地體麵,但將其倒過來念,究竟是委婉且文雅多了。

村長是個中年男子,土豆臉,五短身材,每見到他,必手持長劍一柄,肩披風衣一件,孤獨地站在盆子村的一角吹著西北的風,若是天氣轉涼,又生出新的情況:一個手快腳快的女人,擰住了他的耳朵,邊走邊罵,村長趕緊撤下滄桑孤傲的臉,掛上猥瑣的苦相,駝著背做著艱難的位移。

“你這死鬼,挨千刀的,又拆了棉被的被單,整天拆了棉被的被單,我和孩子都不用蓋了,就凍死算了!凍死算啦!你這遭雷劈的!”

村長自稱是南門吹風,常喝酒,未沾半滴便已醉,若沾一滴,則是大醉了,待醉到有靈感突湧時,便要隱隱約約地提及他的往事,酒客們也隱隱約約地得知他以前從師南門吹霧,南門吹霧以前從師北門吹雪,北門吹雪則師承江湖聞名的西門吹雪。但究竟是風吹雪吹的許多年的緣故罷!傳到南門吹風,已名副其實的是吹西北風了,先前的劍術,怕是早已失傳。

有劍必有江湖,有江湖必有劍客,村裏的南麵,就住著中外知名劍客關雨,劍術高超。根據江湖的傳聞,關雨先前是耍大刀的,後來生活潦倒了,索性賣了青龍刀,改練劍了。日日苦練,終有所成。但苦於無處發揮,隻好幫村裏一個姓樵的老鰥夫砍柴,吃住在鰥夫的柴草間裏,,本也算生活圓滿,無所憂慮了,奈何後來趕上了所謂之“新農村建設”,南門吹風說柴草間太老舊了,影響盆子村的形象,要拆掉,關雨不同意,雙方大罵半天,引經據典,上綱上線,沒得出結果,於是二人決戰柴草間,外的土坡之上。

南門吹風是村長,很快地就發了個通告,全村人就都知道了決戰的事,南門吹風的老婆風神腿最先作出反應,藏起了被子,以免又被南門吹風拆下被單當了披風。村進而的幹部自然要活動活動,於是組建了一個觀摩團,屆時擺起桌子,放起廣播觀看——元老是一定要請的,還要現場作文。幹部們還未雨綢繆,成立了一種快速反應的機製,一有決戰,火速組織觀摩團,學習先進,表彰事例,贏了的照例頒發獎品,以資鼓勵。

決戰之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