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專家推理(1 / 2)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國有英靈》更多支持!

臨江城警局,專家孔子明已經看過所有既有資料,現在準備去現場,氣氛依舊不融洽。不過孔子明不在乎,筆挺的休閑西裝,錚亮的黑皮鞋,幹淨的金絲邊眼鏡,讓他看起來很精神。

“專家,你對這個案子有什麼看法?”在車裏,開車的小王終於忍不住要試探一下孔子明的深淺。

孔子明坐在副座,一絲不苟地戴著安全帶,思索了一下:“根據現有的資料,我們暫且可以把這件案子分為三個階段。”

小王豎起了耳朵,他倒是要看看這個專家有什麼高見。三個階段?倒是有些意思。

“哪三個階段?”周隊好奇地問道。

孔子明看著前麵的風景緩緩說道:“107案,410案,427案和505案,前麵兩個案子分別為一個階段,後兩個案子合為一個階段,一共三個階段。”

小王聽得一驚,這個專家竟然和周隊一樣將新年的案子給翻了出來,而且還是在沒有指引的情況下。

三月世界以農曆計時,107案,就是農曆正月初七的案子,以此類推。

坐在後座的周隊卻大呼英雄所見略同,“我開始的時候也認為107案的凶手是一係列連環殺人案的凶手,可是107案唯一的嫌疑人已經排除作案可能了。在505案發生的時候,他有明確的不在場證據。基本已經排除嫌疑,所以我們才會缺少目標嫌疑人。”

但孫子明卻說:“做警察的,最不缺就是嫌疑人。我將三個階段三個不同的嫌疑人假設成甲乙丙,嫌疑人甲便是這位李敖田,而嫌疑人乙很可能是流傳作案並且已經離開臨海市,嫌疑人丙就隱藏在臨海市隨時可能再一次作案。所以我基本確定這一次至少能夠偵破兩個階段的案子。”

“你認為這件案子有三個犯人?為什麼?”周隊這一次是非常認真地詢問探討。

“犯人確定無疑是三個,嫌疑犯甲殺人的時候一定是異常憤怒,他下刀非常快,但卻是毫無目的發泄,下刀力度很大但其效果並不假,與其說是殺人,不如說是泄憤。而且凶手應該是位年輕男性,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不習慣使用菜刀,這些都與嫌疑人甲李敖田的情況相符,基本可以推定他就是凶手。而嫌疑人乙應該是位中年男子,非常擅長使用刀具,殺人的時候很冷靜,可能是退伍軍人或者職業殺手,他殺死被害人的動機基本可以斷定是為了娛樂。而殺人最多的嫌疑人乙,手法生疏,可能在作案之前還不過是個普通人,甚至可能是一個容易被周圍人忽視的內向性格的年輕人,很可能是在校學生,有反人類傾向。三個階段,三位凶手,嫌疑人丙是最危險的,因為他是一頭正在成長的野獸,沒有人能夠知道他最後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孔子明侃侃而談,他不過昨天才到臨江,不過一夜,他竟然已經將案件分析到這個地步了麼?

小王不相信他能這麼厲害,“這些都是你毫無根據的推測,你怎麼知道凶手一定是三個?107案的凶手一定是李敖田?”

“確實沒有證據,不過凶手一定是三個,這些都是屍體告訴我的。我看過照片,發現三個階段死者身上的刀傷確實是同一把凶器造成的,可是砍在死者身上的力道卻完全不同。107案件死者傷口很長,卻不平,深度不一,顯然凶手有力氣而且是在暴怒下動手,所以我推定是為年輕男性。因為屍體被解剖,並且打開了胸腔,說明凶手至少對身體構造有初步了解。在暴怒下泄憤,很多凶手都會摧殘屍體,可是卻很少有開膛破肚的,凶手一定是被某件事情刺激。根據以往案件的經驗來看,要麼是被害人吃下了什麼重要的東西,要麼就是凶手被被害人的言語刺激了。107案件明顯就是後者原因,一位會被言語刺激而在暴怒之中驗證某些言語的凶手,其必定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至於我為什麼會認定李敖田是凶手,因為他有殺人動機。”孔子明說道。

“動機?”小王不相信,“根據我們的調查,李敖田和被害人雖然是同鄉,可是很少接觸,怎麼會有動機。他們一個大學畢業生一個無賴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所以說你們的調查太局限了,隻局限在臨江城。我讓京城的同事調查過,其實他們兩人在京城的時候有過接觸,而且是非常不愉快的接觸,李敖田對死者的憤怒或許從那時候就已經造成了。”

“他們在京城有過接觸?”周隊皺起了眉頭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兩個人都是向外跑的,有可能在外地接觸,怎麼就沒有想到這點呢?周隊一拍自己的腦袋,是自己延誤了107案的調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