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讀過這樣一句話:“兒童總在繞過或躲過成人有意無意設置的障礙,一步步地創造著自己,一步步地完善著自己。”
那時的我剛剛大學畢業,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對這句話的理解還不是很透徹,但是站在職業的角度,我依然能感受到生命本身所蘊藏的神秘力量和無限可能。
慢慢地,我開始更多地致力於兒童發展、家長心理及親子關係的f研究和谘詢工作;慢慢地,我開始有了自己的家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小幸福……直到有一天,當我獨坐在斜陽淺照的台階上,望著眼前這個眼睛清亮的孩子專心地做一件事情時,就在那一瞬間,我讀懂了多年前的這句話。
豆豆從小就喜歡玩水、玩沙子,隻要把他帶出去,即便是再有“吸引力”的體育器材和體育活動,他都不參與。那一天,豆豆依舊在專心地玩水、玩沙子,臉上一副懵懵懂懂的表情,無論你對他說什麼、怎麼說,臉上都是這樣一副表情。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孩子知道他要幹什麼,如果成人阻止他,他就會同成人抗爭。
豆豆2歲多的時候,有過這樣一個細節。那天,豆豆爸給他買了兩個玉米,對兒子說:“你一個,媽媽一個。”
豆豆走到我身邊,張口就說:“這兩個玉米,爸爸說都給我吃。”我問豆豆爸,豆豆爸說:“不是的,是給你一個,給孩子一個。”
我隨即對豆豆說:“爸爸說給你一個,給媽媽一個,並不是說都給你吃。”我的言外之意是,你撒了一個謊,不應該這樣的。豆豆聽了這話,臉上絲毫沒有做錯事的表情,站在那兒思考了一分鍾,一動沒動,然後毫無表情地轉身走了。
“怎麼會這樣?”那時的我,腦袋一下子懵了。
但是,後來的一天,豆豆對自己做錯事突然有了感覺,看得出,這個小人一臉尷尬和難為情,還不讓人說。那一瞬間,我明白了:這根本不是大人的說教能做到的,孩子已經按照他內在的發展規律到了這一步。如果我們成人沒有按照這個規律讓兒童發展,而是強加於他、逼迫他,孩子的發展很可能就會陷入誤區,真正的道德感也就無從建立了。
水也好,沙子也好,玉米也罷,這些依然是原來的樣子,而且世界也依然是原來的世界,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但是孩子卻已經變了。其實,孩子和成人根本不同的,也是高於成人的地方,就是他們時刻在成人已經沒有感覺的事情中創造著自我,經曆著一個接一個的創造自我的曆程,進而創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我。
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成人卻總以為孩子就像一團泥巴,需要我們去“塑造”,我們想把他塑造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事實上,與兒子朝夕相處的那些年,我也曾或多或少犯過這樣一些錯誤,然而,僅僅看到了表象,卻沒有看到本質;僅僅看到了眼前,卻沒有看到未來。直到後來,當我對孩子報以敬畏之心的時候,當我潛下心來研究孩子的時候,我恍然發覺我真不該錯過孩子成長的點滴過程,我真該好好讀一讀“孩子這本書”。其實,孩子並不需要我們塑造,孩子需要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長大。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既懂教育又重視教育的家長,你的孩子也會和我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優秀地成長!
最後,祝願天下父母都能不斷學習、不斷完善,陪孩子一起成長,給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