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幫天文小白科普一下天文知識(1 / 2)

看到各種科幻文和電視劇裏的腦殘對白,作者君我實在是受不了了。尼瑪到底有沒有天文知識的?連行星係和恒星係都能搞錯。

作者君我在這裏給一些天文小白科普一下天文知識,下次不要再搞錯了。

光速定義值:c=299792458m/s=299792.458km/s,通常取四舍五入,取光速每秒30萬公裏。

天文單位(單位AU):從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為1.496億千米,大約相當於500光秒,大約8.33光分。

宇宙裏的天文等級,從小到大排列是:

小行星,衛星,行星(有大有小),恒星(有大有小),行星係(有大有小),星團(請注意星團比恒星係小多了),恒星係(有大有小),本星係群,本星係團,本超星係團【再上還有,不過這裏就不給出了】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不怎麼算天文等級的天文係統,因為它們都是要人工專門劃分,不能像銀河係和仙女座星係那樣一眼就可以區分開來。

星群——是天文學中出現在地球的天空上的一種非正式星座型態的恒星集團。像星座一樣,它們基本上是由一些在相同方向上的恒星組成,但沒有物理上的實質關聯性,經常在與地球的距離上有著顯著的不同。一個星群可以由同一個星座的恒星組成,也可以是來自多個不同星座的恒星。它們主要由簡單的形狀或少數的恒星構成,使它們的樣式很容易辨認,因此對正在學習辨認星座與在觀看夜空的初學著特別有用。

星團——是指恒星[數目超過10顆以上,並且相互之間存在物理聯係(引力作用)的星群。由十幾顆到幾千顆恒星組成的,結構鬆散,形狀不規則的星團稱為疏散星團,他們主要分布在銀道麵因此又叫做銀河星團,主要由藍巨星組成,例如昴宿星團(又名昴星團);上萬顆到幾十萬顆恒星組成,整體像圓形,中心密集的星團稱為球狀星團。

星雲——是由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結合成的雲霧狀天體。星雲裏的物質密度是很低的,若拿地球上的標準來衡量的話,有些地方是真空的。可是星雲的體積十分龐大,常常方圓達幾十光年。所以,一般星雲比太陽要重的多。包含了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幾乎所有延展型天體。它們的主要成份是氫,其次是氮,還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

星雲的形狀是多姿多態的。星雲和恒星有著“血緣”關係。恒星拋出的氣體將成為星雲的部分,星雲物質在引力作用下壓縮成為恒星。在一定條件下,星雲和恒星是能夠互相轉化的。

太陽係是一個行星係,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廢話了。

星係一詞,如果沒有特殊說明,是專指恒星係,而恒星係有大有小。而地球所在的銀河係是一個中等大小的恒星係,仙女座星係是一個大型的恒星係。

而銀河係和仙女座星係同屬於銀河係所在的本星係群,而銀河係所在的本星係群,又隸屬於更高一級的室女座星係團,再上一級就是室女座超星係團。

注意,我們肉眼所能觀察到的星座,都是在銀河係內,大多數是獵戶臂內。要觀察銀河係以外的河外星係,必須用專業的天文望遠鏡才行。

而銀河係所在的本星係群有超過50個恒星係成員,其中最大的兩個星係就是銀河係和仙女座星係。其餘星係都是體積較小的恒星係,多為銀河係和仙女座星係的衛星星係。

比如說大小麥哲倫星係、獅子座II矮星係,這些星係都是銀河係的衛星星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