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兒歌(2 / 2)

刺蝟博士敲敲講桌,它又出一道題,說:“草地上有鮮花7朵,采走4朵還剩幾朵?”

小鬆鼠站起來高喊:“我會算,我會算,還剩下草地一片,因為我的眼力最尖1”

讀讀《打比方》這首詩。說說第1,2,3小節各把什麼比做什麼。

讀讀《口算》這首詩,說說:

籃裏還剩幾個蘋果,小鬆鼠的得數對不對?為什麼?

草地上還剩幾朵鮮花,小鬆鼠的得數是什麼?對不對?

大河馬畫海報

劇院經理猩猩請畫家大河馬為新上演的歌劇《小羊找媽媽》畫張海報。大河馬畫好海報,還搖頭晃敘地加上了這麼幾句:小羊嗎嗎叫,媽媽不見了。找到找不到,小羊們走來了。可是他們看了大馬畫的海報以後,都不願進劇院,頭也不回地走了。

“喂,小羊們,”大河馬叫著,“你們怎麼不看戲?戲裏演的是你們的事呀!:

小白羊對大河馬說:“您畫的小羊和大肥豬一樣高,哪是小羊呀?我們不看了。”

大河馬點點頭:“對,不能跟肥豬一樣高。”它馬上找了張白紙,把畫換掉,“這回行了,來看戲吧。”

小灰羊說:“您畫的羊長著角呢,您看我們啷有角呀,這是大羊嘛?”

大河馬又急急忙忙把海報上的兩隻角摳掉。“這回行了吧?”

小黑羊說:“您寫的小羊嗎嗎叫根本不對!小羊叫起來咩咩的,大羊才嗎嗎叫呢。”

大河馬又抓起筆,把海報上的“嗎嗎”叫改成“咩咩”叫。它擦擦頭上的汗,問小羊們:“這回總成了吧?”

“嗯(叫),”小羊們點點頭,“不過,大河馬叔叔,您得重畫一張。”

大河馬回頭看看它的海報,已經弄得不成樣子了。它不好意思咧著大嘴笑了:“對,重畫一張。”

大河馬為哪個歌劇畫海報?

小白羊、小灰羊、小黑羊為什麼都不願進劇院?他們給大河馬畫的海報提了哪些意見?

諺語

隻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勤學又好問,

才能長學問。

鳥美在羽毛,

人貴在學問。

諺語是在群眾中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道理。

讀讀三則諺語,想想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小逗號的故事

王爾德是英國19世紀的著名作家,童話《快樂的王子》就是他的名著之一。一次宴會,他的客人都陸續來了,一直等了很長時間,他才從他的書房裏跑來。賓客們以為他有什麼—重要或緊急的事,可他說:“剛才我在校閱我的詩稿,做了一件重大的工作”“刪去了一個逗號,但經過我反複斟酌,又把它加上了。”朋友們聽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著名作家王爾德是十分重視使用標點符號的。我們在寫話的時候,也一定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有趣的對聯

汊語中有許多多音字。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有趣的多音字對聯”。

相傳古時候有個賣豆芽的,請人為他在門前寫一副對聯。一位寫對聯的老先生大筆一揮,在門兩邊寫下了14個相同的字:;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

大家左看右看,看不出什麼名堂;左讀右讀,讀不出什麼味道。隻見老先生不慌不忙走上前,從從容容地讀起來

這一下把大家全逗了。從此,這副對聯便傳開了,遠近的人都想來賞一下,賣豆芽的生意也就越來越興旺了。

熟讀“長”字的對聯,要把音讀準。

迎接袓國媽媽的生曰

田野,

獻上金黃的穀子。

大山,

撣上甜紺的果子。

雁兒,

排好整齊的隊列。

楓樹,

拉起超鮮紅的旗子。

祖國媽媽要過生日了,

大家迎接這美好的日子。

讀讀這首詩。想想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天,田野、大山、雁兒和楓樹是怎樣迎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