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外援槍手有點忙(1 / 3)

PS:看《淡定重生》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前世的別振武就是在4月29日采訪的張玉福。4月30日上午一上班就把800字的特寫加一張工作場景照交到了總編室主任手中。

從報社到勞動局招待所騎自行車也就五分鍾的路程。電話裏和張玉福聯係好了采訪事宜,別振武想了想又給家裏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順利的通了,但是沒人接,看來老爸老媽都上班去了。別振武接著又打給了老爸別向東的辦公室。

電話裏別向東的聲音沒有絲毫改變,一如既往的少言寡語,隻是最後叮囑他五一放假從城裏買些海鮮回來,姐姐要帶男朋友回家。

別振武猶豫了一下問:我姐是哪天回來?我五一當天有采訪任務。

當從老爸嘴裏知道姐姐和未來姐夫是五月二號回家,他趕緊表示自己五月二號一早肯定買好海鮮準時回家。

金州近海,但是也隻有東部兩個鄉鎮有著不到20公裏的海岸線,其它的鄉鎮都是內陸。別振武的老家馬店鎮就在金州的最西部。說起來馬店鎮和莫顏的老家直線距離也就30裏路,可算是標準的老鄉了。但是從行政區劃上來說,則分屬不同的兩個地級市。

馬店鎮是金州最大的一個鎮,解放初期這裏是馬店縣的政府駐地。1953年馬店縣撤銷劃歸金州縣管理。唯一的縣屬企業馬店鐵廠則成為金州的縣屬集體企業。

當年的馬店鐵廠雖然規模沒有多少變化,卻已經幾度更名,從馬店機械廠換成金州機械廠,一直到現在的黃海減速機廠。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企業名稱。

前世別振武知道很多有趣的故事:外省的客戶上門采購減速機,經常從工廠門前的204國道呼嘯而過直奔黃海。

等到了黃海一打聽,原來企業在金州。

返過頭來回到金州,才知道企業在馬店。

等到了馬店才驚奇的發覺,這不就是剛到黃海地界經過的那段路嘛。

典型的小馬車頂著大奔馳的招牌。

但是別振武卻知道,整個企業最大的資產就是黃海減速機廠這五個字。

要知道,從字麵上理解,這五個字和著名的黃海電視機廠、黃海電冰箱廠沒有多少大的區別。後麵這兩家企業卻是發展成為了名震天下的龐然大物。

全國各地需要減速機的客戶不知道有多少家都是先從字麵上認可這家企業的。等到了廠子才發覺這不過是家駐在偏遠小鎮上隻有三百多職工的小企業。

不過此刻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好酒好肉一頓猛吃猛喝,業務也就談成了。再說了,黃海減速機廠那質量杠杠硬的產品才是客戶們最感興趣的。

前世,這塊被別振武認為最值錢的無形資產在改製後就被董事長給無情的拋棄了。

然後企業迅速的敗落。等到意識到這一點,再把黃海減速機廠的招牌重新拾起來已經悔之晚矣。

那個時候,黃海電視機廠已經成為海新集團,黃海電冰箱廠則成為海耳集團,各自完成了自己華麗的變身。

今生,別振武可不想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整個工廠就是他的家。至少給了他一個家的感覺。

別振武是標準的減速機廠職工子弟。從小就生活在家屬大院裏。母親是車工出身,現在做車間統計;父親是翻砂工出身,現在是分管生產的副廠長。

整個家屬大院裏30多戶人家,戶主都是工廠的正式工,也就是俗稱的“鐵飯碗”、吃“國家糧”的。在城鎮戶口與農村戶口尚嚴格區分的當時,這在馬店這個偏遠的鎮子上,是令大多數人羨慕的獨立存在。

別振武知道,不久的將來,這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就將四分五裂,不時的上演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悲喜劇:從開始的勾心鬥角,逐漸演變為幫派傾軋,然後撕破臉皮的打罵,以至於黑社會勢力參與的持械打鬥,最後是徹底的決裂走上訪告狀。

這一切的根源就源自那從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的企業改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