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那段身著戎裝的日子》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不知不覺,已經離開部隊將近五個多月了。曾經耳邊每天都會響起的“一、二、三、四”,也逐漸被父母、親人關於工作、婚姻的催促和建議所取代。脫下戎裝,回到故裏,再也沒有機會佩戴帥氣的肩章和領花,和其他退伍的小兵一樣,開始為了自己的未來拚搏和忙碌。其實我這個人,文憑也就隻有大專的水平(還是成人大專),寫不出那些大作家優美華麗有內涵的文字,而且身寬體胖,沒有偶像寫手討人喜歡的外表,我隻是一個平凡普通的人,普通的讀書,普通的入伍,再到如今普通的退役。但是,我還是想把我在部隊這個神秘熱血的橄欖方陣中的一點一滴,用普通的文字分享給大家,可能沒有大家期待的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場景,但是,這是一個小兵的真實生活,一個屬於中國無數退伍軍人的真實故事……
十八歲,號稱是人一生中最美的年齡。但是少年張宇,他的十八歲,伴隨著很多讓人頭疼的問題。在父母眼中,他是個貪玩的小孩,厭學、逃課、去網吧,反正幹啥都好,就是不愛讀書。宇爸宇媽都是很普通的工人,他們對這個寶貝兒子的未來陷入了深深的擔憂。套用宇媽的一句口頭禪:不好好上學,將來怎麼找吃飯的門路?於是,在張宇即將高中畢業的時候,宇爸宇媽邀請張宇的七大姑八大姨、爺爺奶奶、大爺小姨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對孩子的未來開展了深入的剖析研究。
“我回來了。”抱著籃球一身臭汗的張宇回到家中,看見一大桌子人討論的熱火朝天,不由地惶恐起來,“你們這是在幹啥?”宇媽送給兒子一記白眼,說:“還不是為了你,正好,坐這聽著。”張宇一見這陣勢,連籃球都沒有放下,緊張的坐在了一旁。
“小宇啊,你也18歲了,你不喜歡讀書,那麼你以後準備幹啥呀?”這個問題就像一個突如其來的炸彈,在張宇心中炸出了一個大坑。自己天天這樣渾渾噩噩的玩,對於自己的未來,還真沒考慮過。偷摸的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長輩們的表情,這個少年第一次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那個,我還沒有想到過。”張宇支支吾吾的回答,沒有一絲底氣。“幹脆,送他去部隊吧。”姥爺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說:“我和他爺爺都是部隊出來的,小孩子調皮搗蛋也是正常,送去部隊教育教育,吃點苦,受點罪,對他有好處。”
部隊?就是那個有飛機大炮坦克車的地方?張宇回想起電視裏的情節:穿著迷彩服的軍人,臉上抹著跟花貓一樣的迷彩,端著槍,大喊著:黨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然後對著敵人一陣“突突突突……”“你願意去部隊嗎?”宇爸看見兒子傻歪歪的在發呆,咳嗽了一聲,問起了他的意見。
“部隊苦嗎?”作為一名90後獨生子,張宇身上也有著怕苦怕累的特點。“啪!”爺爺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嚇的張宇打了一個激靈,老爺子氣的小胡子一撇一撇的:“一個男孩子怕苦怕累還像話嗎?想當年我們打抗美援朝的時候……”
“爸,您的輝煌曆史就不要提了。”宇爸趕緊打斷了老爺子的紅色回憶,轉過臉對著自己的兒子問:“你願意去當兵鍛煉一下嗎?”張宇的腦海中再次回憶起了電視裏的軍人形象:帥氣的軍裝,威武的隊列,還有小姑娘們崇拜的目光。在一番心理鬥爭後,張宇堅定的說:“我願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