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乘龍舟禦駕視河工 受淩辱宦女落風塵(2 / 3)

一語提醒,康熙倒真的想在這裏停留兩日了。當下說道:“咱們下船。隻高士奇和韓劉氏跟著,其餘人一概不用侍候。叫索、明兩個人歇息一會兒,朕見紳士,他們不能不陪。”幾個太監聽了,傳旨的傳旨,餘下的趕過來替康熙換便衣。韓劉氏心細如發,因見康熙腰間掛著的荷包,笑道:“老爺子,您打扮得再像個公子,這東西也是幌子——平頭百姓誰敢用這顏色?”康熙方笑著摘了丟去。武丹自穆子煦去後,責任重大,也不敢似以前那樣粗疏,自出船舷外看了看,黃燦燦的太陽略為西斜,還不到未時,遠遠駱馬鎮上人頭攢動,料是無事,因叫過素倫,待康熙遠去,方帶了四五個小侍衛遠遠跟著護駕。

此時未牌已過,黃鸝、吃杯茶跳枝兒鳴囀,初夏的知了幽幽長鳴。康熙一行三人步行半裏之遙便到了駱馬鎮。這是個六百餘年的老鎮子了,自北宋熙寧年間黃河南徙,駱馬湖被灌,一潰不可收拾。前頭近二百裏水路一到汛期,湖水倒湧河中,舟楫便不得通行。過往行人一向視為畏途,常在此候汛,免不了就有行商坐賈漸漸聚集,竟成一個大鎮。康熙三人一路行來,見街巷兩廂肉肆、作坊、珠寶、瓷器、綢緞、鮮魚、竹木、酒米、湯店、紮作、仵作、醬料、鐵器、顧繡……三十六行齊全,琳琅滿目,看得饒有興致,見米店插的標牌是五錢一鬥,不禁高興地笑道:“這個價錢最好,再貴了窮人就吃不起,太便宜了做農的也吃不消。”說到糧食,康熙猛地想到早上起來隻用了兩塊雲糕,已過去近三個時辰,因笑問韓劉氏,“你兒子的寶號在哪裏,咱們不如去擾他一餐,如何?”

韓劉氏剛要答應,高士奇卻道:“奴才早就饑火中燒了。這會兒主子到她家,一時哪裏就預備停當了?不如找個飯店胡亂吃幾口,韓劉氏回去預備一下,晚上再去擾她。主子別忘了,還要上船見士紳呢!”康熙聽了笑著點點頭,見前頭一家大飯店,寫著“萬家春來”的匾,便踱過來。

三個人剛上台階,不防裏頭一陣喧嚷,一個夥計雙手推著個蓬頭小姑娘,連聲嚷著:“出去出去!討飯也沒個眼色,客人沒走,就狗似的趴在桌子底下撿骨頭!給你米團還打發不了,非要肉湯不可!小破鞋,都照你這樣兒,我們生意還做不做了?”那蓬頭小丫頭生得很單弱,捧著一隻小盆子似的破海碗,踉踉蹌蹌被搡出來,一個不當心,絆在門檻上,身子一仄,正撞在一個旗裝女人懷裏。那女人急忙一閃,小姑娘早摔在階下,大海碗摔得稀碎,湯汁子撒了一身。姑娘嘴一撇,“哇”地一聲放聲大哭。那女人跺腳兒笑罵:“浪蹄子,倒嚇了姑奶奶一跳!”圍著瞧熱鬧的人無不開心大笑。韓劉氏不禁雙手合十喃喃道:“阿彌陀佛,罪過!”

“老高,叫這女娃跟進來,賞她口飯吃。”康熙見眾人有笑有罵有啐的,那麼點個小姑娘竟如此受人羞辱,在那邊默默流淚,不禁大起惻隱之心。一邊吩咐高士奇,自跨步進店。那夥計見康熙戴著一頂紅絨結頂的六合一統帽,搖著折扇氣度從容地進來,雖不是綾羅裹身,一身府綢灰衫質地考究、做工精良,卻也不敢怠慢,將手中搭布一甩,唱歌似的喊道:“老客來了——裏頭雅座請!”一邊讓至後邊,抹著桌子賠笑道:“想用點什麼?”

高士奇和韓劉氏帶著姑娘跟進來,見康熙有點不知所措,知道他不會點菜,高士奇便笑道:“我們爺口味高,駝峰熊掌鹿筋這些料你也沒有,中下八珍席能辦來就成。”夥計笑道:“客人忒也看扁我們了,備貨全著呢!方才送走的兩位貴客也這麼說,小的就要給他們辦上八珍席,誰知他們說說罷了,吃了兩條黃河鯉魚就匆匆去了——你知道他們是誰?是河督靳尚書和陳河伯!”康熙聽了一怔,差點問出來:“靳輔這麼快就來了?陳河伯又是誰?”見高士奇使眼色,方一笑說道:“有意思。不過你也別小瞧了我這不當尚書的——就辦上八珍來!”

“是囉!不過老客得稍候一時,猩唇發好了就齊全!”見是闊主顧,夥計喜得眉開眼笑,答應著就往外退。康熙擺手止住了,又轉身問小姑娘:“你要什麼?”

“我?”小姑娘不防康熙突然問到自己,半晌,方紅著臉低聲道,“求賜一碗排骨……足矣……”韓劉氏心細,想到夥計前頭嗬斥的話,便溫聲說道:“好娃兒,不用怕——敢是你媽坐月子了?”小姑娘撇嘴兒淚眼汪汪看著韓劉氏,默默點了點頭。韓劉氏因笑道:“我們主子最是積德行善的,既這麼著,跑堂的,你弄一砂鍋母雞熬湯給這孩子,一總兒算在我們賬上。”說罷,又摸出兩個銀角子塞給姑娘。

高士奇目不轉睛地看著姑娘,突然問道:“你今年幾歲?”

“十四。”

“叫什麼名字?”

“若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