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看陳夢的表情,就能猜到她的心思,
大概猜到,陳夢是有意接觸江郝仁的,
看江郝仁反應,對於陳夢熱情的反應顯得有些不自然。
如果兩個人是兩情相悅,不可能有這個反應。
那陳夢能來家裏住,肯定是利用了江郝仁的同情心。
她可是不會慣著陳夢,隻要陳夢攢夠貪心,遲早暴露本性。
陳夢也自然陷入了怨恨的旋渦,
最後江月什麼也沒有給她,她也怨恨江母不提醒江月,這是沒有把她放在眼裏。
心想這個江月活該嫁到農村。
這個男人長得可以,但就是喜歡充胖子打臉,
她就不信一個農村人,真的能掙這麼多錢,
現在討好江郝仁父母,肯定也是為江家的財產,
這可是要問她同不同意了,一個外嫁女有什麼資格回來搶財產?
如果她跟江郝仁結婚,
以後要防這個江月,帶婆家人來蹭吃蹭喝才行。
~~~
很快可以吃飯了,
席博煜用公筷給江家父母夾菜,
然後又用自己的筷子,給江月夾菜,還給江月剝蝦皮,
江父江母看在眼裏,笑在心裏,
看來女兒徹底接受席博煜了,
這次回來,他們還以為又是鬧離婚的事呢。
江父可是很自豪的,
這個席博煜可是他看中的人,他相信席博煜絕對值得女兒托付終身。
江父樂嗬嗬,“我們月月以前喜歡吃蝦,但不喜歡剝蝦皮,博煜啊,你可不要把她寵壞。”
席博煜神情淡定,“不會的,小月很懂事。”
江父哈哈大笑。
江郝仁,“姐夫,你看後悔了吧?以前我就是專門給我姐剝蝦的,”
“要是慢了,或者剝不幹淨,她可是要打人的,哪裏來的懂事?”
江月,“你是我弟弟,給我剝蝦不是應該?”
她就是故意說給陳夢聽的,
果然看到陳夢不屑,和怒視的眼神。
江月更確定,陳夢這個女人肯定是懷著心計接近江郝仁的。
江父,“給你姐剝蝦怎麼啦?你看你姐夫多疼你,這進口的鋼筆,要是我才不舍得給你買。”
陳夢看著眼前其樂融融的畫麵,心裏很不屑,
她認為,席博煜就是為了討好江月,然後得到江月父母的信任,
江家的人就是智商低。
她一直笑臉盈盈,心裏其實怨氣很重。
以後要是跟江郝仁結婚了,看這個江月還能不能這麼囂張。
江母笑嗬嗬,“月月,我看你也適應了,那就早點要個孩子,早點生孩子恢複快。”
江郝仁接話,“姐,你不要說,媽這話有道理,我同學很多媽媽,雖然年紀比咱媽小,看上去比咱媽老不少。”
江母,“你這個小子,以後少在別人麵前胡說八道。”
江月,“這倒是真的,要說咱媽孩子還是小學生的家長,大家都信的。”
江母聽著甜在心裏,“月月,你別避開話題,說正經事。”
她也是知道,江父當初讓席博煜等江月成年,
不然席博煜可能早就結婚了。
這個女婿,氣場一點也看不出是農村人,
看席博煜貴氣逼人,有幹大事的風範。
果然沒有看錯人,才兩三個月,居然就開廠了。
江月很自然地回答,“爸媽,我暫時先不想孩子的事,我準備去考大學。”
江母一聽就震驚了,“月月,你這是說的什麼話?你現在應該跟博煜好好過日子,然後生兩個孩子就圓滿了。”
江父若有所思問席博煜,“博煜,你的想法呢?”
席博煜回答,“我讚同小月的想法,孩子的事暫時不急。”
江母還是不理解,“都結婚了,還讀什麼大學?難道你想大著肚子上學不成?這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啊。”
江月夾菜給江母,“媽,現在改革開放,大家的思想都很開通,再說,我是打算先不生。”
她想過了,席博煜的事業會越做越大,
她必須要有專業的知識,比如語言能力,和相關法律知識,
不然以後事業做大了,什麼都依賴別人呢,就很容易被人出賣,
這些情況,在公司企業比比皆是。
江母還想說什麼,但被江父的眼神製止了。
陳夢也是很驚訝,都嫁人了還想讀大學?
席博煜擦嘴後解釋,“爸,媽,你們不用擔心,我們已經商量好。”
江郝仁,“爸,媽,你們盡管享福,我們年輕的人思想,跟你們五六十年代的觀念已經不同,都認為有事業再結婚,然後兩個人強強聯合才能把日子過好。”
江父其實也想女兒趕緊生孩子,
但也尊重女兒的想法,“那你們夫妻有計劃就行。”
江母還是擔心,囉嗦道,“你考大學可不要選遠的地方,你要記住你是結婚的人,你是要過日子的人,可跟正常大學生不一樣。”
“就算你提前有了,一定要生下來,你婆婆沒空就帶回來,家裏有保姆也方便,你爸明年要退下來了,以後在家也有空幫你帶孩子。”
江父,“對,你要是有了就生,我們幫你帶。”
陳夢有些著急,但也不好意思表露出來,
太惡心了,嫁出去了,還要把孩子回娘家?
這個江月這麼不要臉嗎?
這裏以後都是江郝仁的,也是她的家,這婆婆是要幫她帶孩子的,
看來這個江月還有手段的,
這個江郝仁讓她越看越生氣,都不知道家產要被別人算計沒了!
江月笑笑,“爸,媽,你們別擔心,我們已經商量好,”
江父,“那就好,想讀書就去讀吧,今年還是有機會的。”
江月明白江父的意思,看來政策已經出來了,
隻是還沒有公布而已。
江母叮囑,“你們夫妻有事要商量,千萬別像.....之前為了點小事就吵架。”
席博煜,“媽,放心 ,以後不會了。”
江母,“那就好,博煜,你趕緊多吃菜,這個醬牛肉專門為你們做的.....”
江母說著,覺得冷落了陳夢,“陳夢,你也多吃,以後多來家裏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