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且現在麵臨這種情況的也不止八方車輛廠,南車和北車集團下的工廠,情況應該相差不大。
在這個大前提下,方總工出來牽個頭,要促成這事應該就不會太難。
宋以風問方總工:“部裏明年招標還是老時間嗎?”
方總工點頭:“時間差不多,所以我們才要抓緊時間,這一次招標,我希望我們能占據最重要的份額。”
散會後,施夢瑜的眼裏若有所思,岑永初問她:“在想什麼?”
施夢瑜回答:“我在想,當初日本人是怎麼突破這個瓶頸的。”
岑永初看向她:“這事我聽過一些,當初我正在日本,聽說當時山崎那邊動用了不少的科研力量,雖然不能說是舉全國之力,當時卻也幾乎將日本動車這一塊的專業人員全部動用了。”
施夢瑜笑了起來:“難怪你會動這樣的心思,原來是有日本的經驗做參考。”
“倒也不全因為這個。”岑永初的心裏有些感觸:“而是我覺得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深挖技術,怕是需要旁觀者給我們一些建議,當然,這些旁觀者需要有著高深的技術知識,思來想去,覺得科技部最合適。”
施夢瑜的嘴角抽了抽:“你思慮的還挺周全的,隻是這事能不能實現卻不好說。”
“一定能成。”岑永初十分篤定的說:“自從動車應用之後,鐵路加速,全國人民都受益,在這個大前提下,方總工容易說服部裏,而部裏又容易說服科技部領導。”
“他們說科技興國,我們八方哪裏能拒絕高科技的魅力?既然部裏能提出那樣的招標要求,那麼他總歸得幫幫我們。”
施夢瑜笑了起來:“聽你這麼一分析,這事好像還真能成!”
岑永初的眉梢微挑:“你就等著吧,這事一準能成!”
事實證明,岑永初的推論是正確的,那天散會之後,方總工就去找部裏的領導商量這件事情,果然,領導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思路。
做為部裏的領導,他們比誰都更想早點用上我國自主研發的高品質動車。
部裏的領導有了這個意識之後,立即積極和科技部接洽,科技部也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幾番碰頭,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很快,部裏就出台了《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與科技部達成共識,一起研製新一代時速三百五十公裏的高速動車,部裏稱之為高鐵,同時也取了個名字,叫做和諧號。
這一個計劃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創建完全自主的屬於中國自有的高鐵,從技術、裝備、產業化能力和運行服務能力集體改進和提高,標誌著我國的高速列車進入真正的自主創新階段。
這個消息傳到八方車輛廠的時候,整個廠區都沸騰了,雖然這事最初是由他們提出來的,但是部裏的決心比他們預期的要大得多,這對他們而言,是絕對的大喜事。
為這事,方總工召集整個研發部開會:“部裏的通知已經下來了,這一次說是部裏和科技部一起合作,但是在技術層麵上,是由我們八方車輛廠和科技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