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山東還有些春寒,按理說農田上應該能看到有人在耕作,可惜的很,楊剛一路北上在江淮還好,還有些人煙,到了山東境內很多農田都拋荒了。
過了泰安楊剛碰到了朝庭的軍隊,楊剛的車隊也有百多輛車,掛的又是三湘商行的旗幟。一如在長沙的傳統,楊剛坐的車上四個角掛有三個湘字的小竹牌,這代表了他在商行裏的身份。這個標記熟悉三湘商行的人能看懂,對外人來講一點都不顯眼。
車隊打停的時候,有人過來傳話,說是有人相請,邀著過去一見,看那架式還是軍隊中的。楊剛奇怪了,山東他好象沒什麼熟人,真有的話,也就是漕幫的人,漕幫現在總是在幫著兵部做事。可好象這會漕幫太湖的人還落在淮安,在他們身後呢,怎麼在這裏會有人相請的。
來請的是個看著也是個師爺,沒出去多遠,楊剛便感覺到氣氛有點不對,掀開簾子看了看,象是到了兵營。沒錯是到了兵營,落了轎,楊剛問:“還請這位大人相告,是誰人邀見。”
“楊大人不必相問,見了就知。”
“當不得大人,實為草民。”
“楊大人說笑,誰人不知,楊大人是王大人的左膀右臂。”那人笑道。
看來是邀見之人與王動很熟。
到了兵營裏,小座一會,便聽有人報,“侯爺到!”
一會從後堂轉出幾位戎將的將校,其中一人楊剛還真的認識,安遠侯柳升。
柳升這人早年也是燕王近前的人,靖難之後被封安遠伯,永樂七年時破倭,永樂八年跟著皇上征北蒙,後因功晉升為侯,出鎮寧夏,永樂十二年又伐蒙古。楊剛也沒想到在這裏能碰到他。
“楊大人座。”看著楊剛站了起來,柳升又示意他坐下。
“這位是指揮使劉忠大人。”柳升介紹了一同進來的那位軍爺,“此乃大明第一奇人王動王大人的下屬楊剛楊大人,早先楊大人還在鄭大人手下有官職,如今倒好,王大人高升之後,楊大人倒是賦閑了,做了個閑散的富家翁了。哈哈哈!”
柳升早早就認識了王動,而且還與王動交情不淺,是最早在京城投錢給王動,帶著下西洋去做買賣的公侯之一。這會他說的也是話裏有話,富家翁,嗬嗬,劉忠不知楊剛的底,可柳升不可能不知楊剛在王動這個集團裏的位置。
“楊大人,嗬嗬,久仰久仰,今日還聽小的們說,今日看到的車隊何等的氣勢,比那漕幫的運糧隊還排場,沒想到是楊大人的手下。”劉忠知道王動,既然柳侯爺這麼看中這位楊大人,看來也不是普通人。
“劉將軍說笑,楊某如今隻是北上南下討口飯吃,漕幫如今可是做的朝庭的買賣,打的是大明的軍旗。”
“看到了商行的牌子,還在想是不是張二公子,沒想到是楊大人。楊大人這是去北京?”柳升問。
“否,此去蓬萊。”
“噢!”柳升這一句拉的有點長。
“蓬萊?”劉忠看了柳升一眼,說道。“這路上怕是不大太平,楊大人還是小心為妙。”
“跟著侯爺和劉將軍還會不太平?”楊剛反問。
“哈哈哈哈!”
原來柳升被永樂點名到山東平叛,唐賽兒與二月十一日打出旗幟來造反了。楊剛在正月裏便從商會的坻報裏得知山東要亂,但沒想到這麼快。他在得了王動吩咐之後,便去鎮江和嚐州兩府去采辦紡織器械和收羅工匠去了,回了南京就跟著車隊北上。還沒來得及研究最新的山東動態,因為這一路上都有人照應,三湘商行的名頭還是不小,而且一直以來做的善事也不少,就楊剛所知,山東現在亂軍中最大的一支是唐賽兒,其實山東境內已經四處烽火了。
柳升與楊剛沒說上多長時間,便有軍情來報,楊剛便退了出來。回到客棧,蓬萊那邊也有人過來了,已經等在了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