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4章 一個出版社編輯對網絡小說看法(2 / 3)

一個在荒涼的沙漠中求生存的人,無意間結識了一名武林高手,在武林高手的幫助下,他學會了不少的武功,同時闖出他居住了二十年的沙漠,從此踏入江湖,開始為生存,為搶奪武器,為爭奪寶藏,而慢慢從小人物變成大人物的故事……

這樣的情節,老得牙都掉光了。

但是為什麼師士就能紅呢?

這一點我們稍後再作解釋,現在要說的是情節,也就是說,天下間的情節,早已經被寫光了,就算你是金庸,是古龍,是魯迅,是朱自清,你要再寫出來別人沒有寫過的情節,那也不可能。

所以在這方麵,諸位就不用太下工夫研究,隻要一點,情節合理,高潮起伏,讓人看起來爽就可以了,想翻新!可以,但不是在這上麵做文章。

下來就來說其他方麵:設定!

在情節被寫得無新意可挖的時候,設定就成了這本書的靈魂關鍵所在!

為什麼這麼說呢?還是舉方想的例子!

師士傳說的一套設定,帶出了光甲,師士……等等新名詞,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因為這些新東西的出現,使得他主角所經曆的事情與以前小說裏主角經曆的事情發生了巨大變化。

也就是說,他的情節之所以看起來新鮮,就是因為他的設定新穎,在很多時候,大部分作者都忽略了這一點,而是去想著在情節上做文章,導致出現了一些書寫得不錯,就是太老套的情況,這類書是屬於雞肋,出版社的雞肋!

做吧,沒什麼新意。不做吧,這個作者的功力又不錯,覺得挺可惜的……

於是,出版社會覺得很為難;如果出版社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做的話,那你的稿子就會過審核,如果出版社這段時間收的好稿子很多,此類情節安排高潮起伏卻缺乏新意的書,被斃的可能性十之八九!

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發生,作者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故事背景設定出新意來,這就和題材的關係不大了,你自己創造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屬於你自己,無論這個世界裏有什麼人,會發生什麼事,隻要讓讀者感覺到新,那麼,你就能獲得成功!

這裏的設定,可不單單指背景設定,還指了體係的設定!

在某些書裏,這種體係設定很少出現,兩個例子,方想的師士和蕭潛的飄邈!

前者是沒有詳細設定主角的能力體係的,也就是說,在機甲類的書裏,還沒有一套約定俗成的體係,並不是說方想不想做,是他也沒辦法做出來,他隻能慢慢靠新奇的機甲和原始的身體機能提升,來顯示出主角是否有升級。

但是我相信,在這類題材成熟之後,這個體係總是會被做出來的。

就如同飄邈,沉澱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修真一說,在蕭潛的筆下,成為一套完整的修真體係,等級分明,法寶同樣有等級,這就是屬於一個題材從不完善走到了完善,以後大家隻要一寫到元嬰,讀者馬上就會知道:哦!這是修真的書!

但要把一個題材類別的體係完全設定出來,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其難度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做出來的。

有誌的朋友可以試試做一套機甲武功體係出來,或許你也就會成為機甲類的開山祖師,方想最多算得上是提出這類觀點的諸多人中的一人而已!

而他的成果,很顯然就會被你竊取走了!

哈哈哈……希望他不會打我!

再有一點,就是魔法和修真體係,這兩套體係,幾乎都有約定束成的東西了,你們隻需要按照老框子去框就可以!

但是我不建議作者按照老框子去框,因為這就會顯得你的書缺乏新意。

同樣是修真,這裏不得不提到雪狐狸的一本吞噬者,當初我社看上這本書,其原因就是,他把老修真體係換上新衣。

說白了,其實也就是換湯不換藥,隻是他把修真者稱為吞噬者,把法寶稱為噬寶,把飛劍稱為噬晶,把元嬰稱為核!

如此一來,新意頓時出現,但是看書的人就會覺得:哇,這是些什麼東西?咋以前米見過呢?殊不知道這些東西同樣是老掉牙的了。

而魔法體係的翻新,就可以看看情終流水同學的超級骷髏冰,他對所謂的魔法並沒有做什麼改變,他隻是提出了一個新概念,那就是骷髏,骷髏的升級體係:至於具體體係,我記不清楚了,諸位去看了就知道了。但我記得他的骷髏升級到頂點是黃金骷髏吧……

這些所謂的體係和設定,在某些人眼中並不重要,而且大部分人都會忽視它,殊不知,推陳出新的關鍵,就在這些設定上麵。

既然老套的情節無法大賣,何不試試想點新的元素加入進去呢?

這一點也是我要重點說明的一點,也是現在作者大多數不重視,而出版社重視卻無法提出這麼一個概念的東西。

所以就會出現很多作者被退稿子裏的評語是:沒有詳細的武功體係,武功體係沒有層次感,缺乏新意!

上麵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這就是所謂的新!

說明一點,所謂的武功體係沒有層次感,是有些作者經常自己設定的一些體係出現混亂的情況。

看過金庸小說的人都知道:五虎斷門刀肯定不如降龍十八掌厲害!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千古不變的道理?顯然不是。

這隻是金老先生武功體係裏的一個層次感。

所謂的層次感,說白了,就是做為作者,你不能讓一個隻會五虎斷門刀的新手,去把一個會降龍十八掌的丐幫頭頭打敗,這就會顯得你整個體係亂套,讀者就會看不出到底哪套體係是好的,哪套體係是壞的。

說完了設定,再來說說人物吧!

一本好書,真正寫得好,是刻畫人物是否成功。

人物的性格,往往決定情節的走動。

還是舉例:蕭峰會做的事?虛竹會不會去做呢?當然,有些事,大家都是人,吃飯,睡覺這肯定是一樣的,但是各人性格不同,就決定了你的書隻能這麼寫,而不能那麼寫。

不過這屬於比較深一點的問題了,我之所以說好的書是以人物推動情節,就是這個原因。

古龍的書,情節上?大家記得多少?但是楚留香,陸小鳳……等等人物名字,諸位難道不是耳熟能詳麼?

金老的書:韋小寶,郭靖……等等!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可見真正的好書,大家記得的人物名字,比書裏的情節要多很多。

隻是這需要太深的功底,一般人達不到這樣的要求而已。

接下來說什麼呢?最重要的幾點幾乎都說了,還有什麼呢?

不然,其實要寫一本好書,還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現在以台灣市場來說。

一般人寫書,追求個文辭華美,追求個意境深度,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會有人看了讚歎你的書,好,不錯!

但是這對於商業小說,尤其是網絡小說這一塊,並非是什麼好事,文辭的華美已經意境的幽深,都是對書的商業性的一種削弱。

很多時候,讀者被你華麗的文字弄得頭暈眼花,相反忽視了你書中的情節和人物,看完之後隻記得:這本書文筆不錯!

其實,所謂的文筆,並非是你文字的華美和意境的深遠,而是看你用詞的準確度有多高,同樣一件事,人家十幾個字寫出來,讀者看得清清楚楚,而你寫出來,幾百字上千字,你讓讀者怎麼去產生欲望繼續看下去呢?

這就是台灣市場需要的直白,簡單!

當然,他們還需要看快節奏的東西,這裏的節奏,是指情節發展的速度,在這方麵,也屬於高深的技巧了,文章的情節發展快慢,除了你文字功底之外,還看你對整個情節的把握,在多少字內,控製著多少人物,情節,場景出現,這就是一個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