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山時值初冬,山寒林密。沒過兩個月的光景,一場降水,山下飄雨上山雪,暗綠之上更添白,也倒是讓整個九宮山更加肅穆清靜了不少。山風吹過,揚起枝頭的積雪,直飄向山崖而去,在陽光之下映射出七彩斑斕的光點,洋洋灑灑,如同是林間的精靈般靈逸炫動,爭先而下。九霄雲外一對鵬鳥環繞相對而飛,盤旋而上,隻餘兩個黑點在這蔚藍的天幕之上,與地上的蒼鬆白雪相稱,顯得格外入眼。靜中有動讓九宮山更加的壯闊靈秀。
這一日,淨秋早早起床,因為全身覺的清冷,便顧不得再讀經書,拿起木劍就開始活動起來,希望能抵擋一下這徹骨的寒冷,一式練完,淨秋見無為真人從殿中走出,在臨崖觀摩著九宮山的雪景。
淨秋收劍,快步走到師祖跟前行了禮,說道:“稟師祖,這幾日山中大雪,天也是冷的緊,師父北上之前曾留給我二十兩銀子讓我添置一些禦寒用物,命我買些溫補之藥回來給師祖補下身子助師祖恢複。正好今日天氣放晴,師祖還是讓童兒去召集一些其他宮觀中的弟子一同下山采買回來吧!”
“好吧,一定與其他弟子一同前行,不可單獨行事!”無為真人應允道。
“是,師祖!”說完淨秋便飛快的跑回自己居室中,先從床下翻出那二十兩銀子,又從牆上摘下自己的道劍,取了背囊,就頭也不回的跑出了無為宮。
淨秋直奔瑞慶宮找到了淨真師兄,纏著他去下山采買。淨真無奈隻得去向自己的師父玄明道長討來買辦的差事,又叫來了自己的六個徒弟。於是一行八人由淨真帶領著一同下山去了。
等到了山下,他們眼前完全又是另一幅模樣。山下無雪,樹木的葉子早已落光,顯得十分蕭條。泥濘的黃泥路上,漸漸多了些匆忙的趕路人。
行至外街橋邊,幾個叫花子不住的敲打自己手中的梆子,嘣蹦嘣的卻十分有節奏,讓人的步幅也不覺的隨著梆點而挪動。等淨秋一行人走到橋上,梆點的節奏突然快了起來,變得十分的急促,讓人聽的心神不寧,感到陣陣的眩暈。
淨真走在最前,頭戴九宮山瑞慶宮的祥瑞紫金冠,讓人一眼便認出是張道清真人座下的嫡傳弟子。淨真雖然是淨字輩,但卻早已過不惑之年,師從張真人大弟子玄明道長,在淨字輩中年齡較大,修為亦是同輩之中的佼佼者。一套九宮開山劍法使的最為剛猛靈動,爐火純青,內功得到張真人指點也是極其的純熟雄厚。隻可惜隨他師父玄明道長一樣的嗜酒如命,每每下山必將喝的東倒西歪,也屢屢受到張真人的戒規處罰。所以每當九宮山遇有大事,張道清隻能仰仗無為宮的無為真人與玄清道長出麵,隻能讓他的親傳弟子輔以守護山門。
淨真帶著淨秋與他的弟子們強忍著梆點,想衝出這聲響異動的大陣,可是他身後的七個人都支撐不住,叫苦不迭的緊捂著耳朵。淨真仔細的觀察,共四個叫花子圍橋而坐,神情怡然的敲打著手中的梆子,毫無停下來的意思。
淨真迅速的抽劍出鞘,攻向橋頭的一個。那叫花子看到淨真襲來,轉身翻起躲避,邊敲著梆子邊躲開攻勢。淨真見到這叫花子倒有些本事,便施展九宮開山劍法,劍刃所過之處斬的空氣嗡嗡作響,威力強勁,大有劈山斷石之力,劍鋒所指之處更是凶狠異常。這叫花子一見這架勢,立馬橫過自己手中的梆子,在一側用短棒猛地連擊三下,便從梆中飛出了三枚大錢直射向淨真。淨真不慌不忙,揮劍斬落一枚,側身閃躲之時又用左手接住一枚。在接這枚大錢時,頓覺左臂似是要被撕裂下來一般,心中驚訝到對手的內力居然如此強勁。
淨真見來著不善,剛要拚盡全力想掩護身後七人逃離之時。卻見與自己對陣的叫花子大聲嚷道:“好你個臭道士!我們兄弟四人一天都討不來幾個大子,你倒是給我劈爛了一枚!我們兄弟見你頭帶瑞慶宮的紫金冠,隻是想試一下張真人嫡傳弟子功力的虛實,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你能使的如此剛猛的劍法,又能赤手接住我的金錢鏢,世間少有!”
淨真一見這叫花子武功高強,見多識廣,絕非一般人,便拱手說道:“我乃九宮山開山道祖張真人坐下玄明道長首徒淨真,敢問閣下大名!”
“嶺南蠻荒幾個要飯的而已!”說著就把那枚被淨真閃過,打入橋邊枯木中的銅錢給扣了出來,不禁讓淨真感歎他的眼力實在是好,連打鬥中飛出的銅錢都能一眼找到。淨真思來想去,突然想到師父曾提到過早先與玄清道長雲遊礪世時,在嶺南結識過“嶺南四花”,為首的嘯天花子黃一天就使得一手厲害的金錢鏢。淨真又打量起其他的三個乞丐來,看過他們手中所持的武器後,才確定下來。手持鑄鐵棗木掀的為叫地花子耿田地,用鐵骨破扇和精鋼笏板的是嘲君花子曹違君,橫拿鋼打七尺雙頭筆的為嗔聖花子劉文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