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演武台上始爭鬥,隱秘老者竟爭先(1 / 2)

在一旁的五大門派盟證,也都是閉口不語,不願再多管一些什麼,完全一副聽之任之的樣子。尤其是故土中原的相國寺與少林寺,如今都處於金國境內,更是不好再說些什麼。金國使節看到這六人一片寧靜祥和,便張口又說道:“諸家各門各派就此散了吧,收拾妥當,稍作休息,午時再聚與山頂演舞台。本官告辭!哈哈。”

大廳中的人看著這位金國官爺大搖大擺,前呼後擁的走出了茅草大廳,出了店門便去了後麵的客房休息。隻聽他的隨從高聲嗬斥著店裏的夥計:“蠢貨,幾隻瘦羊烤了大半中午還沒有烤好,不知道我家大人****天大的心,正腹中饑餓麼?快點去弄!蠢貨!”

正在宋境來的各家漢家門派一籌莫展之時,金國鐵熊衛統領紇石烈寧南仰天大笑,似是嘲諷的說道:“怎麼?還沒有比武呢,這麼快就泄氣了?哈哈。”然後站起身來帶著部下就往外走去,等走到青州雁翎門掌門燕尚輕身旁時,紇石烈寧南停住了腳步。

他眼睛看著前方,瞟都不瞟一眼座上的雁翎門掌門,用陰沉的聲音說道:“聽聞雁翎門初代掌門燕羽飛為宋徽宗朝時的神臂弓都統領,後青州陷落他不肯歸附劉豫那個無用的傀儡,便在青州小蒼山創立雁翎門,從此行走於江湖。你們雁翎門百步穿楊與十步飛蝗的功夫更是威震武林。

後來燕羽飛竟與幾個少林和尚牽頭,與陷落金國的漢家門派共同暗中約定,不爭盟主之位,讓武林大統留在宋朝。哈哈,燕掌門,這暗中的盟約從你祖輩開始已經傳了幾十年了吧,它還是個秘密麼?但此時今非昔比了,請燕掌門今天代我向金國境內的各家大派問好!哈哈,哈哈哈!”說完這話,他便向外走去了。

其餘達成目的,支持更改盟期的門派也都散了出去,尤其是西夏靈武堂與交趾順王府的人最為高興。僅餘下各大漢家門派還在廳堂中不停的指責抱怨。其中來自金國境內的漢家門派最為難,夾在故國宋朝與晉朝之間左右掣肘。

不一會兒,其他金國的境內的漢家門派掌門們,就把青州雁翎掌門燕尚輕圍住,他們問道:“燕掌門,當初燕羽飛前輩與少林的幾大高僧牽頭的約定,到了今日還生效麼?當初燕前輩武功蓋世,江湖聲望極高,連那完顏宗弼都甚是敬仰他,可如今當真是不能相比了。實不相瞞,臨行之前我們都接到了金朝州府衙門的傳話,說此次若不助陣金國女真三派奪得盟主之位,那回去之後不定要遭怎樣的刁難呢!燕掌門,這該如何是好,還請賜教!”

“此次金國有備而來,連一向在暗處的女真三派之一的鐵熊衛都攙和了進來,看來金國皇帝完顏璟有心經營天下武林了。”在一旁的朱紫閣主楊正清說道,“金國北疆蒙古韃靼叛亂紛爭,攪得金國皇帝心神不寧,我大宋宰相韓仛胄也是早有伐金之心。再者金國國力漸衰,已然外強中幹,此番金國定要奪了武林盟主,以圖他用!”

“如果這樣我們些夾在中間的幫派該如何取舍?我們雖已身處金國,但從小習武,學的卻是漢家武學,讀的道義皆是漢家俠義大道。我們各派祖業都蒙受過太祖太宗皇帝的恩典,知恩圖報,習武尚義更是吾輩所崇。可歎大宋今卻偏安一隅,我等諸家百派淪於故土啊!”

“兄長切勿再言,身不由己也總比失言招禍強吧,畢竟我等還是身處金國啊。”

眾人感歎一片時,看到了正要離開的無為真人與九宮道眾。於是他們又呼啦一下的簇擁過去,又將九宮道眾圍在了中間。他們非要請無為真人賜教一二,無為真人捋著胡子,表情甚是淡然,他平淡的說道:“諸位按照各自既定的心意去做就好了,既然生逢此境已是萬分艱難,又何苦再去勉強,無奈之時當有非常之舉。不必太多顧慮,順其自然罷!”眾人聽了無為真人的話,都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在眾人的目送之下,九宮道眾才從廳堂中退了出來。

等到無為真人引領著九宮道眾來到演武台之時已經快到午時。演武台臨山勢而建,北靠山頂石壁,石壁之上刻著一個大大的“盟”字,大字下麵又刻寫著“習武尚義”四個小一號的字,都塗著朱紅色的漆。這演武台用青石所砌,長五丈五,寬三丈三,離地三尺許,放眼望去青石方正,整齊有度,甚是氣勢恢宏。

宋金兩國使臣與五大門派席位在演武台正南,其他大小門派分列演武台東西兩側。此時演武台正北石壁上已放置好供桌香案,上麵擺著全素祭品,中間端放著猛虎下山金印與宋金兩國皇帝的敕封聖旨詔書。

各派到場的俠士來客,無論長幼尊卑,按次序都一一的到香案前持香鞠躬行禮。等全部行完應有的禮節,時間已然過了未時。金國使臣強忍著心中的急火,等到最後一幫人行禮完畢後,便迫不及待的讓禮官宣布今日比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