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李旦的心腹被留下來坐鎮平戶,另外還有一位施大瑄也留在了平戶,據說是因為兒子剛剛出生。
作為李旦集團現在的大公子,李複於情於理都必須要到施大瑄家親自道賀。
來到平戶的當晚,許心素、李複、楊天生一起來到了施大瑄家裏,送上禮物、禮金,寒暄完畢,奶娘抱著嬰兒出來跟大家見麵。
“這是小兒施琅,大瑄在此謝過許大爺、大公子和天生兄的看顧之情,請幾位這就入席吧。”
說完施大瑄又對著三人長揖一禮,然後伸手向三人示意。這年代不是特別熟悉交好的人是不適合把孩子給人看的,但看就是真的看,見過就完了。
李複卻有點懵,繈褓裏的這個嬰兒叫施琅?想想也對,那個名將施琅可不是跟著鄭成後來反了他兒子的那個嗎?
原來施琅的老爹是施大瑄。記得好像說他出自農民家庭,原來是海商家庭。
一夜酒宴自是不提,可李複心中對於征服對馬島、五島列島的人選卻有了定論,這兩個不是剛剛好嗎。
楊天生是李旦心腹,施琅的老爹應該也不會太差,加上李旦旦集團的武裝這時候東亞海麵上無敵。
因為自己的設想有了更一步的發展,這頓飯李複吃的十分舒心。席間他還知道,平戶實驗小學並沒有因為李國助的離開而停止。
現在的規模已經有學生400餘人了,李到跟著一起去長崎了,但這一年的時間裏他居然按照李複的要求在島上練了36個漢子出來,正好一個排。
據楊天生說,不止平戶,現在連長崎實驗小學都已經開課了,除了島上眾家海商子弟,連船員家的孩子,甚至東瀛雇工的孩子都上學了。
李複倒是每月都會給李旦寫信,要給老板彙報工作嘛。作為執行董事,定期向董事長彙報業務是應有之意。
除了彙報工作,李複還得跟李旦探討李國助的教育問題,在閩國整理修訂的教材也源源不斷往平戶送。
光《華夏字典》就整整送了100套過來,第一批海兵學院畢業的優秀學員李複都派了兩名過來,為的就是東瀛這邊的教育能跟閩國同步。
現在拉伯數字和豎式計算法已經在平戶島上流行開了,楊天生和施大瑄都學了,因為實在是方便。
平戶、閩國雖然相隔千裏,但每月都有船隻往來,寫信雖然能夠進行溝通,但畢竟不方便。
李複非常感謝楊天生給他帶來的機遇,楊天生對於李複這一年間所做的事情也感到欽佩,因為凡是漳泉過來的船隻,船員們的變化大家都看在眼中的。
來到平戶,這邊家裏的眾人自然是高興,自家少爺在外麵做的風生水起,老爺更是經常誇讚,李平等人在府裏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家裏的風情自然也不用多說。
在平戶呆了五天就啟程往長崎去了,這五天裏李複跟楊天生、施大瑄談了好幾次,把自己的設想也跟他們做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