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揮手從茲去(1 / 3)

豫南,盤古山。

在上山路上,有一個身帶佩劍、有幾分古時常見的遊俠狀貌的青年男子,身著灰色衣,獨自行進在三三兩兩、斷斷續續的的行人之間。這灰衣青年中等身材,二十歲左右,神情略顯凝重,一邊走,一邊觀看山勢景色。

盤古山又名九龍山,處於豫南桐柏山脈北部邊緣地帶,在比陽縣(今河南泌陽縣)境內,因盤古氏的神話傳說而得名。在當地的傳說中,此山就是當年創世大神盤古氏開天辟地、繁衍人類、造化萬物的地方。

盤古山山勢挺拔俊秀,山石嶙峋,草木蔥蘢,乳白色的雲霧在山巒間飄蕩,映襯著一個古老而美麗的盤古氏的神話傳說。

盤古山不僅因風景秀麗而聞名,更因山上的盤古廟和當地一年一度的盤古廟會而名揚四方,吸引了遠近四方的人慕名前來遊覽觀光、朝拜祈福。

灰衣青年顯然也是慕名前來的。雖然,此時他未能恭逢盤古廟盛會,那又何妨?

灰衣青年沿著山路,向著山頂高嶺處的盤古廟一路前行。到了山上,但見:盤古廟的大門前,站著兩個手持大刀的大漢;門前兩邊空地上,散落著一些三五成群的香客遊人,有的似乎在議論著什麼。

今天的情況顯得有點不平常。灰衣青年走向一邊,正想打聽一下,是不是有達官顯貴前來進香,以致要臨時封廟給予特別接待。卻見守在廟門前右側的大漢拉開嗓子喊道:“我再說一遍!大夥稍安勿躁,不得胡亂議論!否則,影響我們大王進香大禮,你們將吃罪不起!”

話音剛落,便有一個身影瀟灑的大漢,領著十幾個腰間別著斧頭的漢子,威武地向大門口走來。

到了門前,那兩個把門的大漢舉刀攔住,細看,來者像是信陽金斧莊的人,走在前頭的很像是莊主程雄。

守在右側的大漢略帶客氣的說:“貴客請稍等,待我們大王進香事了再進。”

這把門刀漢沒看錯,來者正是這金斧莊的人,莊主程雄年紀四十歲左右,長得濃眉大口,絡腮胡子,身形壯實,自稱是隋唐時的大英雄程咬金的後人。他身上沒帶斧頭,卻帶著一把護身的短劍。聽得把門刀客如此說來,便問道:“你們大王是誰?竟然如此霸道?”

把門刀漢說:“實不相瞞,他就是,就是,大名鼎鼎的南陽金刀館館主,人稱金刀大王是也!”

程雄聽罷哈哈大笑道:“我道是誰啊,原來是金刀館主林猛老兄啊。哈哈!巧得很那!本莊主正好也來進香,請讓開!”

把門刀漢猶豫未讓之際,跟在程雄身旁的他的大弟子吳小山喝道:“還不趕快讓開!我們金斧莊莊主前來進香,你們也敢阻攔!”

把門金刀漢怕吃眼前虧,隻得讓在一旁。

程雄回頭對著小山說:“留下兩個兄弟看著門口,其他跟我進去。”

吳小山遵命指派兩個兄弟守在大門兩旁,然後跟著進廟。

這一切,那灰衣青年在一旁都看到了、聽到了,隨即,便向大門前走來。

把在門口的四位刀斧漢喝道:“你是什麼人?此時也敢來闖門?”灰衣青年說道:“本人也是來進香朝聖的,請別為難!”

四位刀斧漢攔住不讓進。

灰衣青年又說道:“咱們同為江湖中人,何必如此為難?那就恕我得罪了!”

說罷,一招“兩岸青山”(取自李白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雙手向兩邊揮出。四位刀斧漢各向兩邊倒退三步方才站穩。

灰衣青年神情自若,飄然進廟而去。

灰衣青年舉目四看,但見這廟的規模道場,雖不及許多佛道的寺廟道觀宏大壯麗,卻別有它獨特的非凡之處。

大殿中,供奉著盤古的彩色塑像。盤古身披樹葉,手持日月鏡,目光炯炯,氣度和善,既有勞動者的質樸,又有開創者的莊嚴。大殿兩側,還分別供奉著黃帝、孔子和觀音娘娘、後土娘娘的神像。這反映了古時儒釋道三教一體、兼容開放的民間信仰和祖宗崇拜的寬廣氣象與博大情懷。

灰衣青年看了片刻,對盤古由來已久的敬仰之情倍增。正要到盤古聖像前上香、禮拜,卻聽得後堂吵罵之聲越來越震耳,便信步向後堂走去。

這時,後堂客廳上,坐在左側的金斧莊莊主程雄,指著坐在右側的金刀館館主林猛,斥責道:“光天化日之下,你林某人居然在這神聖之地幹出這種傷天害理的強盜勾當,我程某人豈能坐視不理?”

林猛指著程雄大聲道:“我林某人做事一向光明正大,此來要以真金換取真經,乃合理合法之舉。你程某血口噴人,謀奪真經,那才是天理不容的卑鄙行為啊!我林某人豈能容忍!”說完站起,拔刀出鞘,指著對方。

程雄也隨之短劍出鞘,指向對方。

雙方劍拔弩張。

坐在主位的一滿頭白發的老者見狀,慌忙起身說道:“大家請息怒!再聽本主持一言,雙方貴客都想得到真經,其情實皆可敬!隻是老朽已反複實言相告,本廟確是從無此經。本廟所有經文,世人所知,也正如你們所見,隻是朝拜祭祀所用的祭文、祝詞、頌歌,以及盤古聖王開創天地化育人類萬物的故事,這是遠近四方男女老幼皆知的。盤古聖廟、盤古聖跡,天下九州皆有。所謂盤古聖王最近傳下了真經寶典之說,老朽雖已聽聞,卻不知究竟是從何而來又從何說起的。你們果然真有心,不妨多方探尋。今後若有人果真能覓得真經寶典,還望大家都能共同分享妙諦呢。現在千萬不可在此驚擾了聖靈,又傷了武林朋友之情!”說者是廟裏主持趙錢孫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