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全市11個縣市區的經濟觀摩後,1995年年底,山陽市召開了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對一年來的工作進行總結與回顧,並對明年的工作進行動員和部署。
出席這次大會的有在家的市四大班子領導幹部,有11個縣市區的書記和縣長,還有市直綜合經濟部門的負責同誌。
這次大會,山陽市委書記武士龍非常重視,市四大班子成員都在主席台上就座。
按照慣例,坐主席台的領導,都是在與會人員全部簽到以後,才在一把手的帶領下,魚貫而上的。
有人曾戲言,說領導就像是冬天的太陽,來的晚,走的早。
這時,主席台上還空無一人,而會場上已經是黑壓壓一片了。主席台上的領導還沒到,台下的與會人員大多都同鄰座的老朋友、老相識們聊著天,說笑著。
在主席台下的前排,西山縣縣委書記王國鼎、白河縣委委書記李大海、東陽縣縣委書記朱天亮三個人並排而坐。
他們三個的年紀相仿,各有各的特色和絕活兒,都有著克艱破難的真功夫。他們三個人被稱為山陽地區,其實也是K省縣委書記中的“三劍客”。
李大海號稱是“李闖王”,膽子大,魄力強,能以剛克柔,在城鎮發展上闖出了路子。朱天亮綽號是“小諸葛”,精於算計,善打小九九,能以柔克剛,在發展農村經濟上有自己的一套。而王國鼎則被人稱為“王中堂”,老謀深算,舉重若輕,能剛柔相濟,在招商引資上項目發展工業上無人能比。
他們三個人,還是感情深厚的結義兄弟。那是早在多年前幾個人在省委黨校學習時,在一次酒後,也不知是誰最先提議,反正三個人後來真的成了拜把子弟兄。
當時一說年齡,王國鼎是老大,李大海是老二,朱天亮是老三。
目前,三劍客已經是山陽市的政壇新星,有傳言說,這次全市經濟觀摩活動結束後,三個人都要被組織上重用。
從這次觀摩的綜合考評看,並沒有發生意外。在全市11個縣市區中,西山縣仍是第一名,白河縣和東陽縣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
朱天亮小聲說,看看,主席台這麼大,竟然沒有咱們的一席之地。
李大海卻大聲說,主席台最後排的邊上,給你個位置,你坐不坐?
李大海所說的座位,一般都是留給市政協的副主席們的。
朱天亮不假思索地說,坐!隻要給我解決副廳級,讓我看大門都行。
李大海笑了,看看你這出息!能坐上主席台是不錯,但咱們哥幾個,要坐也要坐在第一排的中間。起碼也要坐在第一排。
主席台上第一排坐的都是市委常委,最中間的當然是市委書記武士龍。在武士龍的右手坐的是市長汪大洋,左手坐的是市委副書記古笑天。
聽了李大海的話,王國鼎也笑了。他給兩個老夥計每人讓了一根煙說,大哥說的力度是不小,但我認為三弟的話也在理。官場上的事,不要多想,爭取先坐上主席台再說。坐上了,就搭上了這班車。現在是後排的邊上,但可以慢慢往後排的中間移嘛!移著移著就挪到第一排了。至於要坐到第一排中間的位置,我看,那是需要時間和機遇的。畢竟,一把手的位置實在是太少了。
朱天亮點上煙,抽了一口,悠然地吐了一個煙圈說,就是,就是,先爭取坐上去再說。
李大海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說,咱們幾個現在可處在節骨眼上,主席台上要上的,但也要選準合適的位置,爭取一步到位。再說了,咱哥幾個當初可是發過誓的,我們的目標可不僅僅局限在這區區的市一級啊!
王國鼎就想,不錯,他們幾個當初說了不少醉話,說不僅要坐到市一級主席台的正中央,還要坐到省一級的主席台上,爭取也坐到前排的正中央。記得李大海還說,哥幾個,好好走著,中央一級的主席台更為闊大。當時李大海雖然豪氣衝天,但到底也沒敢說出敢往第一排坐的奢望。
正在他們小聲閑聊著的時候,市委書記武士龍麵帶笑容,一邊走一邊鼓著掌,神采奕奕地邁上了主席台,並在第一排的最中間落座。在武士龍的身後,幾十位市四大班子成員分別按照自己官職的大小,依次上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並鼓著掌坐了下來。
主席台上的桌子上都擺著每個領導的座牌,王國鼎想,就是不擺座牌,也不會有一個人在主席台上坐錯位置。領導幹部,又會有哪一個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呢?
這次大會,由市委書記武士龍和市長汪大洋主講,市委副書記古笑天主持會議。
看會場上的秩序很好,古笑天就傾身問道,武書記,開始吧?
武士龍環視了一下會場,點了點頭。
古笑天用手指輕輕叩叩了臉前的話筒說,同誌們,現在開會!請把手機調成震動,專心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