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神色擔心,問道:“文將軍,父親情況如何了?”
文聘道:“主公的具體情況未知,末將來請三公子,是二公子親自下令的。”
劉修聽到是劉琮的安排,心中有譜了。魯肅離開襄陽後,劉琮一直隱忍,現在劉表病重,突然讓文聘來請他,肯定憋了一肚子的壞水,想借此機會報仇雪恨。
這次回府,必定要遭到刁難。
劉修看向文聘,拱手道:“文將軍,多謝了!”
文聘表情仍是古井不波,說道:“時間緊迫,請三公子馬上回府。”說完後,文聘看了文譽一眼,微微點頭便收回目光。
劉修看向張仲景,道:“仲景公,小子有一事相求。”
張仲景聽到劉表病重,不用說也明白劉修的請求,直接道:“不用說了,老朽和你走一遭便是。”
對於劉修,張仲景也是極為欣賞。
路遇傷患,能主動幫助,有醫者仁心;路遇不平,能伸手援助,有俠義之心。麵對強敵,冷靜麵對,有智者之心。
在張仲景看來,劉修是相當優秀的小子,值得結交一番。
“多謝仲景公!”
劉修大喜,吩咐道:“黎淵,準備一輛馬車。”
“小…小人馬上安排。”
黎淵說話有些哆嗦,連忙讓村中的人準備馬車。
劉修擺手指著張仲景,介紹道:“文將軍,老先生是南陽神醫張機。父親病重,正好請仲景公替父親診治一番。”
文聘是荊州大將,見多識廣,也知曉張仲景。麵對張仲景這樣的神醫,文聘不敢端架子,更是神色尊敬,道:“南陽文聘,見過仲景公。”
張仲景微笑道:“將軍有禮了!”
禮節性的回了一句,便不再說話,但即使這樣,文聘已經很高興了。
劉修看在眼中,心下恍然,忽然才明白張仲景在荊州的威望。這一次前往鹿門山遇到張仲景,著實是他的運氣。
不多時,黎淵便準備好了馬車。
劉修讓張仲景上了馬車,又讓隨行的一名士兵駕車,道:“仲景公,家父重病,小子和文將軍先行一步。馬車由士兵駕駛,緊跟著前往州牧府,您看可好?”
張仲景道:“可以!”
對於劉修的安排,張仲景非但不怪罪,反而很欣賞。父親重病,身為人子,心中自然焦急,劉修和文聘先走一步,反而是劉修孝心的體現。
劉修翻身上馬,和文聘先一步往回趕。
一路上,兩人都沒有說話。
戰馬疾馳,到了州牧府外,劉修和文聘同時翻身下馬。
文聘這才看向劉修,僵硬的臉上,多了一絲的微笑,道:“三公子,文村的事情,末將在此多謝了。”
說完後,文聘徑直離開了。
劉修望著文聘的背影,恍然大悟,終於明白文聘為什麼提醒是劉琮下令的。
以文聘的性格,不會摻和劉表兒子之間的爭鬥。
之所以提醒,原因出在文村。
和文譽聊天的時候,文譽曾提及文村的人是搬遷過來的。如此說來,文村是文聘的宗族,隻是文聘行事低調,沒讓文村利用文聘的名聲做事。文聘找尋劉修的時候,途徑文村,肯定知道了發生的事情,才對劉修有所照顧。
劉修整了整衣衫,邁步進入府內,然後徑直往後院行去。
一路上,碰到的丫鬟都忙忙碌碌,神情更是惶恐。
劉修來到劉表的臥室外,已經聽到了陣陣咳嗽聲,以及蔡氏、劉琦、劉琮的哽咽聲。以往劉表病重的時候,沒有人通知劉修,因為他無足輕重。
劉琮讓人安排,卻是心思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