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這本書寫完了,掩卷一想,覺得寫早了些,也過於認真了些。

這本書明顯帶有個人性格發展軌跡和業務傳記“二合一”的色彩。我是怎麼走進京劇的,我是怎麼由編劇改行搞起學術研究的,我是怎樣“搜索”自己的師傅們的,我是怎祥寫出我的一本本書的,我今後打算還幹些什麼,外界是怎麼評價我的,我對自己的定位又是怎樣的,七十歲後打算怎麼過,等到不能工作了又該怎麼辦……

我是十分誠懇向讀者彙報這大半生的遭遇和想法,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偽。如果說這本書大具有“正劇色彩”,可能就在這入地方。

但這本書也有個好處:真實,絕對的真實!而且它出現在我中年“稍微靠後”的時候,它寫得還算飽滿,還算有聲有色,我不打算像某些老人那樣直要等到最後,才顫巍巍用枯瘦的線條,為自已勾畫一個盡可能圓的光環……

總結經驗,不一定要等到最後。這,就是我最新也最真誠的一點認識。因為前邊還有路,及時總結,可以幫助行路。

下麵,我準備要寫幾本大書了。請多關照——(鞠躬)。

作者,1997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