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周,陳天天成了一隻歡快的早起鳥兒,每天不知疲倦地跟在吳雅芳母子倆屁股後麵,往返於家與電腦城之間。正如她所說,那裏人丁稀少、毫無人氣,開業歇業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但陸黎這個對待工作嚴謹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家夥,依然堅持早上九點開門做生意,晚上九點打烊回家,完全不受客觀因素影響,心理素質之好令陳天天敬佩不已。
上天總是會眷顧有準備的人,陸黎那強大的想把生意做好的意念,以及無比端正的從業態度,最終給頻臨倒閉的小店帶來了轉機。那天,一個衣飾簡約的中年男子走進他的店裏,四下打量了一會兒之後,便笑容可掬地與陸黎攀談起來,談話內容天馬行空,卻隻字不提買東西的事。吳雅芳見此人奇怪,不禁起了戒備之心,明裏暗裏下了好幾次逐客令,那人卻似渾然不覺。陸黎的態度始終客氣,畢竟顧客都是上帝嘛,這會兒也沒什麼客人,陪著聊聊天又何妨。
半個多小時後,那人像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話鋒一轉步入正題,“我馬上要開個網絡公司,需要二十台電腦,你這兒有沒有貨啊?”
陸黎一下沒反應過來,陳天天和吳雅芳也停下手裏的動作望了過去,二十台電腦對於他們這樣的小店來說,絕對算得上一筆大買賣,也是他開業大半年來接到的最大一筆訂單,沒想到這個一早上過來聊了半天家常的人竟然是個老板?!
“小夥子,有沒有貨啊?”中年男子再一次笑著出聲詢問。
“哦,有有,先生貴姓啊?”陸黎如夢初醒般遞了根煙過去。
“免貴姓張。”
就這樣,這位張老板成了店裏的常客,但凡他們公司的網絡設備壞了,或者要添個新機器什麼的,都全權交由陸黎。有了這個穩定的大客戶之後,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快要撐不下去的小店頓時峰回路轉,不禁解了燃眉之急,還打開了“設備批發”這樣一個新窗口,老張因著對他的喜愛以及雙方幾次愉快合作,很幫忙地將陸黎介紹給自己的其他朋友。這兩個相差二十多歲的男人交談相處難得沒有阻礙,甚至頗為投緣。一來二去的,陸黎和這位張老板便有了私交,見麵也不再僅限於業務,有時還能一起出去喝一杯,時日一長,老張終於咪著小酒道出玄機,把他如何在電腦城轉悠、如何佩服陸黎的敬業精神等悉數說出,末了,拍著他的肩膀鼓勵道:“小夥子你一定會成功的,張叔看好你!”
陸黎是既驚訝又感動,直說知遇之恩,沒齒難忘。
因為這事,吳雅芳懸著的心終於放下,暗自欣慰兒子長大成熟的同時,也決定不再每天過來當電燈泡,一來兒子身體早已恢複康健,二來她確實也幫不上什麼忙,還老擠在兩個年輕人中間耽誤人家談戀愛。對於兒子和天天的情事,她自然樂見其成,自個琢磨著還得正兒八經地去天天家拜訪一回老姐妹,探探她對兩個孩子的事是個什麼態度。
沒了這個照顧吃飯的老媽子,陳天天隻能承擔起了買菜洗碗的活兒,燒飯她是沒這個本事的,陸黎也舍不得讓她太辛苦,總是抽空親自上陣。晚上打烊後,兩人就牽著手壓會兒馬路,走在梧桐樹下說些幼稚的傻話,嘻嘻笑得像一對傻瓜。不管再晚陸黎都堅持送天天回家,然後依依不舍地在她家樓下吻別,春天濕暖的晚風夾雜著花草清香,令人陶醉。天上星如豆雲如綢月如鉤,地上人兒癡癡纏纏繾綣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