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冤屈的老子李耳(1 / 2)

半夜,羅霄睡在自己的床上,忽然夢境裏麵出現個人。這個人穿戴都是遠古時期的樣子,年紀也很大,看上去足有九十來歲,但是麵容卻是精神很好,白裏透紅的臉龐顯示出老人的精力旺盛。羅霄見到老人,連忙上前問道:“老人家,不知您是誰。因何到這裏來了?”

“嗬嗬嗬,老夫李耳是也。你不是很喜歡看我寫的書嗎?”老人笑著對羅霄說道,羅霄一聽嚇一跳,心裏尋思,老夫李耳,不就是寫道德經的老子李耳嗎?自己確實很喜歡看道德經的,總認為道德經不是道教的啟蒙書籍而應該是遠古時期法學理論的基礎學科書籍。隻不過道德經裏麵采用了很多春秋筆法把一些法學理念說的是是而非罷了。而且道德經也是一本很好的綜合性治國理念書籍,比如孔夫子說的術業有專攻就源自於道德經裏麵的嚷一個不會做木匠的人去砍樹終究是要砍到手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讓一個不懂這一行的人去做這一行甚至管理者一行最終是要出亂子的,而孔夫子很快就明白了這個意思,於是他就說得更簡單了,術業有專攻,硬是把老子李耳的意思變成了他的本意。還有就是老子李耳也說過非己所欲勿施於人,而孔夫子根據這句話改頭換麵的說成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有很多很多,羅霄也意識不能盡續。同時老子李耳也是吧平民百姓第一個比作水來說的,道德經裏麵就有上善若水的說法,堅定的認為隻有真心為民謀福才是治國的第一要務,而不是要對平民百姓誇誇其談說得要多好有多好才是治國的真諦。簡而言之,老子李耳的本意就是要對人民有真誠之心,不要空口誇談迷惑人民,真心為民謀福利這樣的皇朝才能夠真正的千秋萬載傳承下去。言而無信最終的結果就是失信於天下人,欺人者終必自欺,這點是亙古不變的,是誰也改變不了的,這樣的皇朝最終都必然會改朝換代被別的新的統治者取而代之。如果任何一個皇朝都如此,那麼過一兩百年天下就必然會出現改朝換代的局麵,新舊交替這點沒有人可以阻攔。除非有一種可能,原來的皇朝忽然明白過來全麵改變自己的政策以真心為民取代滿口胡言欺瞞迷惑天下人的政策才可行。

誠信,這是我們中國人古往今來最講究的兩個字。但是古往今來的統治者們都沒有意識到,誠信不僅是做人需要注重的,也不僅僅是經商的人要非常注重的,治國則更需要注重誠信這兩個字,因為治國麵對的人最多,麵對的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所有人。如果言而無信就會讓這個國家整個民族的人對你的這個政權失去信心,誠信對於治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道德經主要的就是勸說當時乃至後來的統治者們要真心誠信的對待天下蒼生人民百姓。老子李耳是中國曆史最偉大的人,為這個國家民族作出了最大貢獻的人。但是後來的統治者們偏偏違背了他的勸告導致了中華民族在曆史上多次險些遭遇滅頂之災,讓中華民族的普通平民蒙受了幾千年的無窮苦難:“不知您老找我有何事?”

“年輕人,我非常高興你會對我的書感興趣,會認為我的眾多觀點是正確的。但是古往今來的皇朝的帝王將相們都不把我的話當回事。有的最多就會按照我的花做那麼一兩件事來蒙蔽天下人以顯示他們的為人處事是多麼的公平公正。按照現在的人所說的那就是政治作秀。但是他們本心就沒有幾個人會真心誠信的對待他們自己的子民。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悲傷。現在我已經死去兩千餘年,兩千餘年來我的精神被他們的胡作非為所禁錮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從而也給天下人帶去了無窮的傷害。現在老夫希望你能答應我,盡最大能力改變我們中華民族的任何一個世道。隻要你想去的時代,我可以幫助你前去並且還可以回來這個時代,如此你就可以往返於這個時代和那個時代。當然,你還可以帶著另外四個人隨便穿梭於兩個時代之間、、、、、、、”李耳對羅霄說道。

羅霄聽到這裏也明白了,李耳這是要自己回古代為他正名。因為曆史上很多人誤解了他的本意,把她當作道教的創始人之一來解釋。而實際上李耳確實遠古時期的第一個依法治國的創意者,仔細的觀看道德經並且仔細推理以後你會發現道德經裏麵的很多論調和遠古時期的依法治國理論論調基本相符。那麼又是誰把他形容成道教創始人的三個之一呢?又是誰把他的《道德經》形容成道教聖典一般的書籍呢?這當然就是很多後人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歪曲他的本意而做出來的,其中第一個人要這麼做的就是孔夫子孔丘。因為道德經如果傳播的好,後人完全把道德經裏麵的原意用白話的方式說出來,那麼他所著的四書五經也就會成為垃圾一般的存在。縱觀道德經裏麵的很多含義其實就是治國要以民為本的真實原意作為出發點來寫成的。同時也是第一個提出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也就是說換過二十一世紀的說法就是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意思寫出來的。同時李耳在道德經裏麵說讓一個不會做木匠的人去砍樹終究是要砍到手的,也說明了李耳是個很科學的人,認為不是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同樣讓不是專業的人去管專業的事也是很不合理的。一個在兩千多年前就明白這樣的道理的人由此可見老子李耳在尊重自然科學方麵是有多麼偉大的成就。而孔夫子在見到她並向他問天的時候也係統地研究了他所寫的道德經,從而便借用了很多道德經裏麵的話改頭換麵的變成他的著名言論,比如老子李耳說非己所欲勿施於人他變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子李耳說讓一個不會做木匠的人去砍樹終究要砍到手的,他變成比較簡潔明朗的一句話《術業有專攻》。雖然他尊重了老子李耳尊重自然科學的一麵,但是緊接著他又說了一句話奇技淫巧不可取,直接否決了科學技術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性。老子李耳尊重民心,認為以法治國就是需要贏得民心才能讓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存在下去。而孔夫子則極力宣揚忠孝信義,認為隻要人人有一顆忠君愛國的心這個皇朝就可以千秋萬載的存在下去。既然空號父子所推出的理論完全跟老子李耳背道而馳,那麼他也就隻有把老子李耳這樣的先賢直接釘在恥辱柱上才能讓他自己的所謂治國理論傳承發揚下去。而他的言論導致了中國曆史一直以來都對科學技術根本毫無尊重的結果,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改革的總工程師鄧老才說了一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而讓國家政權對科學技術有了全麵的認識和尊重,從而也利用科學技術為國家的改革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在曆史上就是明清兩朝都是對科學技術嚴重蔑視的,清朝就不用說了,便是明朝中期當時的兵部侍郎劉大夏都把無數寶船圖的設計者和大量的技工用一生心血繪製出來的寶船圖付之一炬。這種嚴重違背和強力打壓科學技術發展的事情也就隻有中國發生的最多。而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人民都把這樣的人當作賢臣明君來看待。想想世界上第一個把機關槍發明出來的戴梓無辜的遭到流放寧古塔最終鬱鬱而終的結果,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說那個流放他的狗屁皇帝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