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各地到達華夏來幫助華夏人民抗擊日寇的外國友人可謂是源源不斷,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中產階級,有知識,學習能力很強,本身素質較高。
由於從事的是正義戰爭,他們來到華夏隻有一個目的,幫助華夏人民擺脫敵寇的殘暴統治,所以精神意誌十分堅定,而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比較先進。
最早軍政部方麵不相信這些外國人是真心來幫助華夏人民的,所以給他們發放的武器都是庫底子,後來由於德國顧問的幹預,再加上誌願兵師取得了較大的戰績。
軍政部終於給他們發放了一批從德國進口的輕武器,包括zb-26機槍,k-98步槍,mp\/衝\/鋒槍,使得誌願兵師的單兵裝備煥然一新,戰鬥力大幅提高。
後來誌願兵師又繳獲了不少日製武器,馬丁內斯組織人從中挑選了一批質量較好的武器補充消耗。
不過誌願兵們對日寇武器沒有太大興趣,認為日製武器十分粗糙,遠不如德製武器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另一方麵,誌願兵們認為德國武器威力較大,日製武器威力偏小。
因此在部隊中老兵用德製武器,而新兵隻能使用日製武器,倒不是新兵不想使用德製武器。
隻是老兵們比較霸道,好武器和好裝備都被他們搶走了,新兵們隻好使用老兵們不要的日製武器了。
馬丁內斯上校十分明白,命令是讓暫10軍和他的部隊一起給商丘解圍,實際上暫10軍隻是給他來壯聲勢的,賣命的還是他的誌願兵師,馬丁內斯把拉赫中校叫進了自己的房間,商議行動計劃。
拉赫中校早就猜到了馬丁內斯的意思。
他指著地圖說道:“目前,我們如果要給商丘解圍,蘭考和民權必須確保,否則自己的側翼十分危險,解圍行動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在發起第四次商丘解圍戰役之前必須先奪取這兩座縣城。”
馬丁內斯很讚成拉赫的說法:“不過如果我們現在就投入主要兵力奪取這兩座縣城,兵力損耗過大就無法進行下一步行動了,所以我認為必須進行千裏奔襲,一舉奪下這兩座縣城。”
拉赫中校接著說道:“行動代號我已經起好了,就叫做‘閃電行動’吧,不過我想執行‘閃電行動’的部隊不應該是我們誌願兵師,而應該從暫10軍抽調部隊。”
“華夏人會同意嗎?”
“我想他們會的,畢竟用兩個整師對付不足一個聯隊的敵軍,勝算很大,華夏高級軍官如果預測將會取勝,通常都會十分勇敢而且樂於獨自摘取勝利果實的。”
“行動順利的話,我預計最多一到兩天就可以奪取這兩座縣城了,而且我認為,敵寇也不會投入太多兵力用於這兩座縣城的爭奪。
畢竟大家都很清楚,主要的戰鬥圍繞在商丘周圍展開,因此,在周邊區域的爭奪,無論是我們還是敵寇,隻會投入次要部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