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六國虎視眈眈,朝堂之上暗流湧動,黨羽之爭更是屢見不鮮,仙門分裂朝廷的事情也常有出現。
方景十四登基,距今也有五年之久了,一向持政勤懇的他,卻沒什麼功績可讚揚。
這次遭遇北遼大舉來犯欲要割地賠款,昨日他的親信趙廣幸自薦掛帥出征,卻被眾臣懷疑欲要投敵。
穆自清更是直接自作主張,把趙廣幸送進了天牢。
也是因為這件事,今早在朝堂上,他被百官氣惱到昏死的。
取而代之的,便是來自現代的方景。
北遼、平亂、無人敢戰……
“陛下,您切莫聽信趙廣辛那小兒狂言啊!”
“我大契皇朝世代行禮製安邦,從太祖帝起就願與他國交好,怎可草率起兵?”
“老臣鬥膽,請陛下三思而行,萬萬不可毀了祖宗百年社稷啊!”
穆自清見方景沒有回答,便繼續勸說。
他眼含淚光,到是有種冒死諫言的忠義感。
他覺得,他一定能勸說皇上聽取他的建議。
但,他錯了。
方景除了覺得他太聒噪之外,沒什麼別的想法。
不毀基業不敗國運,哥們怎麼成天帝?
可問題來了,到底該怎麼敗壞國運呢?
該從哪裏開始入手好一些呢?
趙廣辛要親自掛帥出征,穆自清卻要和親暫緩……
方景陷入了深思。
趙廣辛這個人溜須拍馬很有一套,皇帝還是太子時,這人就已成了親信。
若不是皇帝力排眾議保他從四品官位加身,以他那不學無術還總搬弄是非的性子,恐怕早就被大臣們給撕碎了。
至於穆自清,他是當朝一品文相,多年輔國有方,他說的和親之法一定有效,不說平亂最起碼能暫緩幾年,這樣就有了喘息的機會。
一個是走後門才當上的從四品講學士,一個是輔國多年的當朝一品文相。
這……
想到這裏,方景兩眼瞬間放亮!
敗壞國運的機會,這不就來了嘛!
要是派這樣一個,隻會拍馬屁的馬屁精,親自掛帥出征北遼,那到時候還不被人家殺的片甲不留啊?
如此一來,大契將士必定寒心,國運肯定能敗壞不少的啊!
想到這,方景一下子拿定了主意,旋即緩緩開口說道。
“穆相,趙廣幸現人在何處?”
“啟奏陛下,那廝身為文官卻非要掛帥,其中定有陰謀,老臣昨日已命人將他押去刑部天牢進行拷問,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萬萬不可!”
方景騰的一下,從龍椅上跳了起來。
“陛下,難道您真有想法,要讓他掛帥不成?”
“您當真不顧祖宗的百年基業了嗎?”
見自己說的話無用,穆自清有些急了。
“穆丞相,趙廣辛在朕身邊多年,他有多大能力,朕能不知道嗎?”
“你不必再多言,快點把他給朕放了!”
既然皇帝都發話了,他作為臣子當然不敢逾越。
沒辦法,穆自清也隻能順從了。
“宣,翰林院講學士,趙廣辛上殿見駕!”
不一會兒,一個與方景年紀相仿的少年,被帶上了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