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最後,副主席提議,為了向創始人表示他應得的敬意,該新城命名為“薩拉讚城”。
他的提議受到了熱烈的歡呼,但應薩拉讚大夫本人的要求,必須進行投票表決。
“不,”薩拉讚大夫說,“我的名字和這事毫無關係。我們不要給未來的城市加上任何文字的詞綴,這會給人或物帶來一種學究味兒的。它將是一座安樂城,我要求用我的祖國的名字來命名它,我們就叫它‘法蘭西城’吧!”
大家無法反對讓薩拉讚大夫得到他完全應得的這份滿足。
法蘭西城就這樣在口頭上建立了起,但大會閉幕時,由於有一份會議記錄,所以它也將在紙上寫下來。大家隨即對計劃的總的綱要進行了討論。
不過,我們還是讓大會去關心這個實際問題吧,讓大會的參加者們去討論這個同他們以往所應做的事情完全不同的事情吧。我們最好還是回過頭來密切關注《每日電訊報》上刊登的這則軼聞所說的這筆財富的具體情況的。
從十月二十九日晚上起,這則軼聞被英國各家報紙全文轉載,開始傳遍聯合王國的全國各地。它特別地刊登在小報《航運新聞》第二版的顯著位置上,這份報紙於十一月一日由一艘運煤的三桅帆船“瑪麗皇後號”帶到了鹿特丹。
《荷蘭回聲報》的主編兼唯一的秘書用他那把勤快的剪刀立即把這條新聞剪了下來,譯成居伊普①和波特②的母語。十一月二日,這則軼聞又乘上汽船傳到了《不來梅文摘》,被一字不漏地換上了“新裝”,印成了德文。我們有什麼必要在此指出,條頓記者在譯文前冠以“一筆數額驚人的遺產”之後,竟膽大妄為地采用卑劣手段愚弄輕信的讀者,用括號注明“本報希賴頓特別報導”呢?
不管怎麼說,反正這則軼聞被兼並了,變成了德文,傳到了大報《北方日報》,在第三版第二欄上刊登出來,隻是把標題刪去了,因為對於如此嚴肅的一份報紙,這標題太江湖味兒了。
①荷蘭著名的風景畫畫家(1605—1691)。
②荷蘭傑出的動物畫畫家(1625—1654)。
經過這一連串的譯過去轉載過來之後,這則軼聞終於在十一月三日晚上,由一名胖胖的撒克遜仆人用他那肥厚的雙手,送到了那拿大學教授舒爾茨的書房、客廳兼餐廳的房間裏。
這位身份如此高貴的人物,乍一看,並無任何特別之處。此人四十五、六歲,身體挺魁梧,兩肩寬寬,說明他身強體壯。他已禿頂,腦後及兩鬢尚留著一點點無光澤的淡金黃色頭發。他的眼睛是藍色的,是那種很不清爽的藍顏色,從不流露他的真實思想。他兩眼無神,但當你被他的那兩隻眼睛盯著的時候,總感到極不自在。舒爾茨教授長著一張闊嘴,裏麵有兩排可怕的大牙,落入他嘴裏的東西是從來也跑不掉的,但是蓋著牙齒的兩片嘴唇卻是薄薄的,其主要功能必是用來誇誇其談的。整個長相給人一種敬而遠之的架勢,舒爾茨教授對此卻自鳴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