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籽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風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
“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腳。\"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衝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太過執著,猶如握得僵緊頑固的拳頭,失去了鬆懈的自在和超脫。誠然,生命是一種緣,是一種必然與偶然互為表裏的機緣。有時候命運偏偏喜歡與人作對,你越是挖空心思想去追逐一種東西,它越是想方設法不讓你如願以償。這時候,癡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好像腦子裏纏了一團毛線,越想越亂,他們陷在了自己挖的陷阱裏。而明智的人總能明白事理,他們會順其自然,不去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兩個水手因為船隻失事而流落到一個荒島上。
甲水手一上岸就愁眉苦臉,擔心荒島上有沒有充饑之物落腳之處。乙水手一上岸就為自己將要開始一段新的生活而歡呼。
兩個人在荒島上找到一個洞口,乙水手為今晚可以睡一個好覺而慶幸,甲水手卻擔心洞裏麵是否有怪獸。乙水手安然入睡,甲水手輾轉難眠,不知道明天怎麼度過。
上帝可憐兩個水手,竟然讓他們在荒島上意外的發現一袋糧食。乙水手高興得手舞足蹈,而甲水手擔心怎麼把生米煮成熟飯,煮出來的飯是否咽得下。
島上沒有淡水喝,他們不得不喝海水。乙說:\"喝淡水喝慣了,喝喝海水換換口味。\"而甲水手極不情願的把海水咽下,怨聲載道。
每吃完一頓飯,乙水手總是很滿足的說:“又過了一天。”而甲水手總是歎氣:\"唉,假如糧食吃完了該怎麼辦呢?\"
糧食一天一天的減少,終於被他們吃完了。荒島上還有些野果,他們把它采摘回來。乙水手說:“運氣真好。竟然還有水果吃。”甲水手哭喪著臉說:\"從來沒有這麼倒黴過。上帝不要我活了,竟然要吃這樣的野果。”
終於野果也吃完了,他們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吃的東西了,隻好挨餓。為了保持力氣,他們隻好躺在洞裏休息。乙水手說:\"想不到我竟然什麼也不要做還可以睡覺。\"甲水手絕望的說:\"死亡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最後一刻,他們都堅持不住了。乙水手說:\"終於可以拋開一切煩惱,投奔天國了。\"甲水手說:“我還不想下地獄。”
乙水手死了,臉上掛著微笑。甲水手死了,臉上充滿悲傷。
同樣的結局,不一樣的人生。並不是乙水手不尊重生命,乙水手充分享受到了人生最後過程的樂趣,雖然結果仍免不了死亡,但一切對他來說不是那麼重要了,他死的時候都是快樂的,他沒有留下什麼遺憾了。而甲水手與乙水手截然相反,明知道不可能的事情還是處處在乎,明知道得不到的東西仍然想得到,自己為難自己,自己勉強自己,時時刻刻處於憂慮惶恐之中,最終還不是一樣沒有擺脫死亡。但他最後的人生曆程與乙比起來要差遠了,沒有得到任何的快樂,死的時候也無法瞑目。
事物都有兩麵性。當我們失去某一件東西的時候,必然會得到另外一件東西,雖然我們失去的很珍貴,但誰知道你得到的東西不比你失去的東西更珍貴呢?但我們大多數人都意識不到這一點,失去的已經證明它很珍貴了,得到的還需要一段時間證明它是否珍貴。所以,我們應該耐心的等待。
凡事想開一點,這是我們的處世哲學。既然已經發生了,我們就坦然地接受。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當不可預料的打擊降臨的時候,當我們無法改變悲劇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好好的欣賞悲劇吧。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至少可以改變自己。
凡事想開一點,保持樂觀豁達的心胸是我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