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閣恍然攢了一聲接著問道:“那少主讓其幫忙尋找那些外國的書籍,學者,工匠又是怎麼回事呢?”
趙誌解釋道:“文閣,你要記住,上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下到一戶人家,一個人都不可以固步自封,因為人力有時盡,我們不可能什麼都做到最好,但是我們卻可以去學習,發揚我們自己好的方麵,學習別人比我們好的方麵。摒棄別人差的方麵,並從中得到警訊,用別人好的方麵彌補自己差的方麵,從中完善自己。使得自己永遠走在別人前麵,永遠比別人更完美,這樣才能長盛不衰。”
趙文閣聽完後長施一禮,沉聲道:“文閣,多謝少主教導。”
趙誌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說什麼。當天下午,趙誌正在書房苦練書法。突然,下人匆匆來報喊道:“少主,少主,快,快聖旨到了。”
趙誌聽到後一愣,想到:聖旨?這個時候來的哪門子聖旨啊?趙誌想不明白,可又不能不接,隻能趕緊更衣。
來到前廳,早有下人擺好了供桌,趙誌領著一幫子家丁下人們站好,長身施禮大聲說道:“草民趙誌,恭請聖旨。”
這時頒旨內侍從旁邊侍衛手裏所捧著的木盒中拿出聖旨,高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告曰:…(一堆********之詞)前青州刺史趙謙,上任期間處事公正,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深得青州百姓愛戴。朕感懷趙謙因公殉職,並遙念趙家為國多有貢獻,特,賜封趙謙開國縣侯,可世襲,賞其家人,馬兩百匹,金十斤。欽賜!”
趙誌還沒聽完就愣住了,暗道:怎麼自己無緣無故就被封爵了,自己沒幹什麼呀,皇帝老兒吃錯藥了?
趙誠信見自家少主毫無反應,趕緊在後麵捅了桶趙誌低聲道:“少主,該接旨了。”
趙誌趕忙道:“草民領旨謝恩。”
見趙誌回過神來接旨,頒旨的內侍笑嗬嗬的把聖旨遞到趙誌手中說道:“嗬嗬,開國縣公,您現在可不是草民了!”
趙誌道:“多謝大人提醒。”
內侍道:“趙縣公客氣了,咱家可當不起您這聲大人。(唐朝時太監的權利被限製的厲害,所以當時太監地位很低。)”
可趙誌什麼人啊,那可是看著古裝劇長大的,所以深知這些內侍的能量,雖然目前的太監權利很小,但這些人怎麼說也是出入皇帝身邊的人物,寧交好莫得罪。
所以趙誌說道:“這話說的,您有官職,我沒有,稱呼您一聲大人也是理所應當。隻是,誌到現在還不知大人名諱,不知可否告知呢?”
內侍道:“嗬嗬,趙縣公說笑了,咱家賤名鄭守。”
趙誌道:“原來是鄭大人。”
鄭守道:“趙縣公,您可別價,您這樣叫,咱家真是受之不起。”
趙誌道:“得,那我就叫您一聲鄭大哥。就這麼定了。”
鄭守見趙誌堅持並不以自己身殘低賤而鄙視,心裏有些感動所以也不再推辭道:“那咱家就生受了。趙老弟。”
趙誌道:“嗯,這樣才好,鄭大哥請廳裏奉茶。小弟有事不明還想請教鄭大哥。”
鄭守笑道:“嗬嗬,咱家知道趙老弟想要問什麼,不過啊,我就先不告訴你了,因為你馬上就會知道得。再說咱家這還要趕著回去複命呢。”
趙誌見鄭守如此隻好作罷,讓趙誠信取了些錢來送給鄭守,結果鄭守死活不要告辭離去。趙誌坐在前廳和趙誠信分析這封爵之事,下人來報說是李立來訪。趙誌這才明白過來,皇帝這是見到了自己所送的曲轅犁,所以表彰自己呢。趙誌迎出門外見到這個自己來到大唐後認識的第一人,並且也是自己目前唯一的朋友時,心中很是喜悅。
趙誌說道:“李兄,什麼風兒把你給吹來了。”
李立聽的一愣,不明白趙誌話裏的意思。
趙誌見到李麗質的表情也明白過來了,所以解釋道:“哦,李兄,我的意思就是,你的到來我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