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成名前後之大衣哥(2 / 3)

第二天一早,記者搭車趕往朱樓村。那是個有著2000多戶人家的大村子,記者趕到時村子裏很安靜,隻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在聊天。

記者這個陌生麵孔的出現,很快引起他們的注意。本想向他們問路,但熱情的村民總率先開口:“找朱之文的吧?從這裏往前,往左拐,再問問就知道了。”他們這種“未卜先知”的能力讓記者驚訝不已,閑聊中才得知,幾乎這段時間出現在村裏的陌生麵孔都是衝朱之文去的,他們早已習慣了。就這樣,記者很快找到了朱之文的老宅。

曾借錢買屋,現計劃蓋新房、鋪路架橋

三間瓦房的主屋、一間土屋、磚頭簡單堆積起來的院牆就是朱之文老宅的框架了,院子倒很大,棗樹、桃樹立於院落的兩角,中間一棵槐樹上掛著金燦燦的玉米,是院落裏難得的亮色。而幾隻雞鵝加一條小狗,則為院

落裏添了不少生機。

朱之文不在家,記者聯係他時,他正在北京錄製節目。在這個老宅留守的是朱之文的妹妹朱桂蓮。她告訴記者,老宅已經多年沒有出新了。“那個土屋是十幾年前借錢買的,因為母親跟三哥(對朱之文的稱呼)住,三哥結婚後有了孩子,三間堂屋就擠不下了,就借錢買了這個土屋給母親居住。”朱桂蓮透露,母親現在已經不在了,朱之文今年春晚走紅以後,也賺了些錢,現在想對老宅進行翻新。“聽他提過,想把土屋拆了重建新的,三間堂屋估計不準備動了。今年年前堂屋還封了陽台,冬天屋子也更暖和一些。”

除了有給老宅出新的計劃,早在春晚彩排期間,記者對朱之文采訪時,他就提到想為村子鋪路架橋。而這個想法村子裏的人也都有所耳聞。“三哥是想為村子裏架橋的。”

朱桂蓮說,村子前頭有條河,有十多米寬。而村子裏的田地都在河對麵。農忙時下地幹活,要跑很遠的路,從唯一的大橋上過去,很不方便。

門可羅雀變車水馬龍

當天記者在早上8點半左右就趕到朱之文家,但依然不是最早的。走進院裏時,已有一男一女在院落中與朱桂蓮交談了。女子一直詢問著朱之文的電話,朱桂蓮對此似乎司空見慣,很有分寸地拒絕和應付著。要電話未果,對方最終留下兩個風箏離開了。事後記者才了解到,這二人是從山東濰坊趕來的,目的是想通過朱之文介紹認識老畢,借以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

“三哥是初一回來的,初七就走了,三嫂正月十六也去了北京,兩個小孩也都上學去了,我就一直幫他看家。這些天每天都有人來找他,到你,今天已經第三撥了。”朱桂蓮

表示,一大早就有一個酒廠的人來找朱之文,送了兩瓶酒,希望朱之文能考慮幫酒廠做代言。“一般都是來找三哥做代言和演出的,偶爾有一些想讓三哥做介紹人,去上《星光大道》之類的節目。”

說起這些,朱桂蓮有些興奮但也有些無奈。“以前也就親戚鄰居來串門,如果三哥三嫂出去打工,就更沒什麼人過來。現在從早到晚都有人來,我都不知道怎麼應付。”朱桂蓮表示,雖然沒有具體做過統計,但是每天至少是有五撥人登門拜訪。而記者在停留的兩個多小時裏,就遇到兩撥人,除了濰坊來的,還有從青島來邀請朱之文演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