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唐三藏師徒四人,一路餐風宿水,戴月披星,朝著西方趕路。不知不覺間,已至初夏景炎陽天。
此時仍尚在大唐境內,這一路盡是好山好水好風景。有詩為證,但見:花嫣蝶舞有情敘,樹高蟬鳴鳥聲喧。野蠶成繭蛛網密,池內新荷露尖角。
那日正行進之時,忽見山路旁邊,有一簡陋村舍。一位老丈,須發皆白,手裏拄著拐杖,正在朝他們四人招手。
於是唐三藏下了馬,行上前去,雙手合十,朝老丈施了一禮。那老丈看來已是花甲之年,善眉慈眼,他開口問道:
“四位長老,你們朝這大山方向趕路,意欲何為?!”
三藏道:“貧僧乃是東土大唐和尚,奉唐王聖旨,上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經。”
那老兒擺手搖頭道:“去不得,去不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回頭往東天去罷,免得無端誤了卿卿性命。”
三藏回道:“此話何解?卻是何故?”
那老兒輕歎一聲,說道:“此地往西三十裏,有一大山,叫做八百裏黃風嶺。山上有妖怪出沒,且常年刮妖風,乃黃色的大風。此山為禁地死地,我莊附近村民人等,皆不敢上此山。隻因無論是人是畜,皆有去無回。想是已被山上妖怪,害了性命罷!”
三藏回道:“感謝老丈善意提醒,貧僧這就過去和幾個徒兒合計合計,再做決定。”
唐僧回到了悟空等人身邊,臉色略微有些兒驚懼,他開口問道:
“幾位徒兒,這黃風嶺,你們可曾有過印象?那邊老丈說此山上有黃風怪出沒,傷人畜無數。”
隻見,沙和尚在苦苦思索,無奈全無印象。八戒也在懵懵懂懂,半響也沒開口說話。卻見悟空眼珠兒一轉,忽然一拍大腿,高聲叫道:
“這黃風嶺,老孫知道。這黃風嶺上有個黃風洞,裏麵有個黃毛貂鼠精。當年俺要打死它,卻被靈吉菩薩帶走,說罪不至死,要帶回去靈山。果然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今番再次出來屠害生靈,這次老孫非一定打死它不可!!”
“這靈吉菩薩也真是的,居然如此監管失察,再次縱惡行凶?!這菩薩就住得不太遠,在南麵千裏小須彌山。師傅師弟你們在這等老孫一下,俺這就過來去興師問罪一番。他若不過來出手收服此妖,俺必出手無情,為萬民除害!!”悟空一番大呼小叫,打算一個筋鬥雲就想朝南麵出發。
“悟空,且慢。俗話說,沒有實地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先上山看個仔細,若是確認貂鼠精作崇,再來去拜訪靈吉菩薩也不遲。別弄錯了對象,那就貽笑方家了!說不定是黃鼠狼精怪什麼的,也是有可能的。”唐三藏緩緩說道,並抬手止住悟空的動作。
“也是有理。好,我們就先上山看看罷。這一路前行,尚未遇見什麼妖怪劫道。俺這金箍棒,久不聞葷味兒,也該開齋開齋了!就先拿這黃風嶺的黃風怪開刀祭棒,圖個開門大吉,哈哈哈!”悟空嘿嘿笑道,眼神裏無端露出一番逼人的殺氣。
“悟空,出家人慈悲為懷,掃地尚惜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入佛門已久,也老大不小了,不要老是煞氣騰騰的。有道是,得繞人處且繞人,退一步海闊天空。怎可以隨意傷人害命?!雖說人妖殊途,但是妖怪中也不盡是個個罪惡滔天的。能手下留情就手下留情,也好積點善德,這才是佛門之道。”唐僧卻是聞之不喜,又囉裏囉嗦,開始了一番大道理說教式轟炸。
“大師兄,師傅說得在理。果然字字珠璣,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寓意深刻。大師兄,時辰也不早了,你趕緊前方探路去吧!”沙和尚趕緊出來打圓場,並側著臉,詭異地朝悟空使了個眼色。悟空心領神會,趕緊前方奪路狂奔。
這唐三藏,往往一講起了大道理,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要是不趕緊遁開去,估計至少得說上半個時辰。他們三個徒弟,也早就習慣了。一旦唐僧起了頭,就絕無它法可對付。唯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方是良策。
唐三藏於是再次走了過去,向路邊老丈的善意提醒表示了感謝之情。然後,一行四人獨馬,無所畏懼地,朝著黃風嶺而去。那老丈看著他們四人的背影,隻是搖頭不已,眼神裏露出悲哀之色。
這才到了山腳之下,果然,從下方往上麵遙望上去,遠遠在山頂之上,確實有一片黃色妖雲彌漫。那片妖雲,籠罩了好大的一片山頂,朦朦朧朧,時濃時疏,還不時變幻各種不同陣型,端得是神秘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