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夜成名(1 / 3)

o���1�趙子軍和老範繼續演繹著剽悍的人生,他們幾乎壟斷了京城“專業民工理發”這個沒有競爭對手的行當。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隻要他們願意,不再折騰,這哥倆的日子還將一直滋潤下去。

可是,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總會在你措手不及時,冷不丁地涮你一把。哥倆做夢都沒想到,幾個月前還在扳著手指頭捱日子,剛剛才解決了溫飽問題,一不留神,突然之間就成了這座城市的新聞人物。

至此,他們平靜的生活徹底被打破,複又踏上了跌宕起伏,又令人哭笑不得的人生旅途。

幾個月來,這哥倆幾乎提著剃頭的家什跑遍了北京城在建的所有項目的工地,沒少挨人白眼和恥笑,但更多的是贏得了民工兄弟們的尊重。最讓他們感動的是,在一個市政工程的施工現場,同為退役老兵的施工方負責人自己掏出了五百塊錢,為所有的民工買單。

如果有人要問,北京城裏什麼人最多,我想,除了長官之外,其他所有的答案都會引來爭議。但我可以肯定,這裏的記者隊伍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組織最龐大的。

一個中央級的媒體起碼得有幾十甚至數百號記者與貌似記者,北京雲集了幾百上千個全國級和號稱全國級的大小媒體以及地方媒體,那記者加起來,是個什麼概念?記得當年有個當記者的老兄曾經感慨道:“大街上亂竄的耗子很少見,但到處溜達的記者隨手就能抓到一大把。”

所以,這人一多,事非就多。有這麼兩個記者,一男一女,光瞧年齡與神情,幾乎可以斷定是兩剛畢業的雉。他們竄到地鐵建設工地上,準備找幾條新聞,沒想到撞見了拉著一條橫幅,正在哪裏熱火朝天地給民工理發的趙子軍和老範。

這兩小記者眼睛露出耗子一樣的光芒,興致勃勃地圍著趙子軍和一群等著理發的民工轉了好幾圈,完了再跟身邊的民工一打聽,馬上激動得掏出紙筆就要上前采訪。

老範抬頭看見身邊站了個長發飄飄的女生,嚇得一激淩,沒等女記者開口,便激動地問道:“敢問姑娘是不是要理發?”

這小記者也是個頂有趣的人,咬著下嘴唇,弱弱地點點頭。

老範身子一晃,作搖搖欲墜狀,笑逐顏開地說道:“看來是樹大招鳳啊,您這就找對人了。”老範大手一揮,繼續說道:“這兒,有全北京服務最好、技術最精湛、價格最便宜的專業理發師!來我們這兒消費的,都是個性十足、不同凡響的人物。看出來姑娘也是個有品味的人,敢問您想做什麼發型啊?”

女記者忍俊不禁,被老範逗得捂住嘴巴,笑得花枝亂顫。

“我想燙個直發,最好是負離子的,您這有工具不?”女記者笑問。

老範眉毛一挑:“這個,難點兒,咱今天沒帶火盤。要不,您上我兄弟那裏,他在北京城比我的名氣大,最拿手的就是麥當娜和瑪麗蓮夢露的發型,包準讓您滿意而歸。”

男記者聽到這邊老範在逗自己的同事開心,跟過來沒好氣地說道:“哥們兒,吹牛不上稅,你交管理費了不?”

老範上下打量了一眼挎著相機的男記者,脖子一梗:“咱是退伍兵,自力更生,專為勞苦大眾服務。不要國家一分錢補助,您還好意思讓我叫管理費?”

那邊,趙子軍看到這邊來了兩個穿著不凡的年輕人,還以為真是政府什麼執法機關的,趕緊拾掇完一個民工的頭,拍拍身上的毛發,掏出一盒煙就湊了過來:“我倆都是退伍兵,也不靠這個吃飯,就是想為民工兄弟們辦點兒實事。”

男記者接過趙子軍遞來的煙,拿在手上把玩,過了半響才笑道:“哥兒倆真是無償為民工服務的?”

“那是!您不也看見了嗎?”老範搶先說道。

“可是我怎麼看見那些民工掏錢給你們呐?”男記者繼續問道。

老範大義凜然地說道:“咱得對得起這門手藝不是?再說了,一次才兩塊錢,您上北京城轉悠轉悠去,上哪找這麼便宜的?這跟白送有什麼區別?”

男記者有點無動於衷,這女記者卻連連點頭。

趙子軍覺得這事兒有點蹊蹺,這兩年輕人看起來像個學生,不是專門來逗咱們窮開心的吧?於是語氣有點生硬地問道:“我說你倆是幹嘛的?就是警察抓人也得先亮出證件不是?”

趙子軍此話一出,那個女記者忙不迭地從包裏掏出“記者證”遞給趙子軍說道:“不好意思,大哥,我們是報社的記者。想采訪一下你們!”

“搗什麼亂啊這是?沒看到我們正在忙著呢嗎?”趙子軍騰的一下火起,沒好氣地說道。

男記者撓撓頭,女記者撇撇嘴。

老範兩眼放光,一把從趙子軍手裏奪過“記者證”,左翻翻右看看,末了,小心翼翼地問道:“我怎麼沒聽說過你這報紙?不會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