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班長”要好學、求進、孚眾望(1 / 3)

班長就是領導班子中的第一把手或主要領導者。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相結合的製度。書記與委員之間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平等的,這裏所說的班長,應是加上引號的“班長”,因在軍隊中,班長和戰士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關係,以表示趣妙的稱謂。毛澤東早就說過:“書記和委員之間的關係是少數服從多數,這同班長和戰士之間的關係是不一樣的。這裏不過是一個比方。”但是,行政機關、行政組織的領導班子,一般實行首長負責製,正職(班長)與副職則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

第一節主要領導者的重要作用

鄧小平指出:“集體領導也要有個頭,各級黨委的第一書記,對日常工作要負起第一位的責任。”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曆史時期,在落實執行“十二五規劃”過程中,領導班子中的第一把手,應是肩負擔子最重、最吃苦最受累的人,應是品正德高、眾望所歸的人。

這裏,就黨委書記的重要作用,談一些淺見。

黨委書記在領導班子和全麵工作中,處於核心地位,起著關鍵作用,負有全麵責任。學習型領導班子建設,關鍵是要有一位好學、進取、孚眾望的好“班長”。

黨委書記在黨委會的集體領導下,負責主持黨委的日常工作。基本職責,一是召集並主持黨的委員會會議和黨員大會,按照民主集中製的原則,討論、決定重大問題。二是傳達黨的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指示、決議,緊密聯係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三是積極支持本單位行政工作,保證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四是加強黨組織建設,發揮各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五是負責製定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計劃,做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工作。六是組織黨委成員學習,按時召開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主動與各個委員溝通、交流,加強團結。七是負責領導、協調、研究本單位共青團、婦女、民兵等組織的工作。

毛澤東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中,一再提出:“黨委書記要善於當‘班長’……書記要當好‘班長’,就應該很好地學習和研究。”黨委書記首先應認清這一崗位的作用。

一、主導作用

黨委書記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是一種無形的巨大的政治導向。書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才能保證組織健康運行,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順利貫徹、執行。書記的政治洞察力、敏銳性、鑒別力強,才能在複雜情況下甚至在政治風浪中,帶領黨員、群眾站穩腳跟,不迷失方向,才能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書記有勇有謀、意誌堅強,才能帶領黨員、群眾在困難麵前不退縮,受到挫折不灰心。書記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胸襟坦蕩、風格高尚,班子才能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黨委書記應是本單位善於謀略、籌劃並被群眾認為是本單位最有辦法的人,對重大問題的科學決策,應起主導作用。

首先,在確定本單位發展目標時,善於把黨的方針、政策,上級的指示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目標既不能過高,又不能過低。過高,難以完成,望洋興歎,挫傷黨員、群眾的積極性;過低,一蹴而就,唾手可得,也不能挖掘黨員、群眾的才智、潛力。

其次,在擬定、選擇方案時,既要充分發揚民主、暢所欲言;又要善於集中正確的意見。既要進行定性分析,又要精心定量推敲;既要考慮長遠利益,又不要忽視本單位群眾的眼前切身利益。同時,注意把個人利益、單位利益和國家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

再次,在決策實施過程中,書記的使命感要強,要帶頭並帶領廣大黨員積極貫徹、執行,要支持行政領導做好日常的監督、檢查與控製工作,保證任務的完成、目標的實現。

最後,書記的事業心要強,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科學分析,找出原因,與行政領導共同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妥善解決。

二、凝聚作用

班子的團結統一,是發揮組織整體最佳效能、齊心完成任務的前提。黨委書記因處於黨委會的核心地位,因此對班子的團結起著重要作用。

首先,書記要十分珍視班子成員的團結。《易經》中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黨委會好幾個人,大家同心,力量就更大了。恩格斯曾明確指出,“為了進行鬥爭,我們必須把我們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並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

其次,平日工作分工不分家,每個委員都要主動溝通、誠懇談心,交換意見,以便取得共識,行動一致。

再次,待人處事要出於公心,即使發生分歧或矛盾,也容易解決。

最後,委員們都要謙虛謹慎,平時主動征求他人的意見,自覺做自我批評。

三、表率作用

黨委書記的一言一行對其他委員及黨員、群眾有極大的影響。凡是要求黨員、群眾做到的,書記首先應帶頭做到;凡是要求黨員、群眾不做的,書記首先應帶頭不做。書記要帶頭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帶頭執行黨員大會、黨委會的決議。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書記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努力工作、好學上進的模範;做不尚空談、多幹實事的模範;做堅持改革、勇於開拓的模範;做維護群眾利益、帶領群眾勤勞致富的模範;做遵紀守法、同不正之風和違法犯罪行為作堅決鬥爭的模範。

四、組織作用

組織的實質是有序,作為動詞,組織是使一個事物從無序到有序,或從舊序到新序的過程。組織的基本作用,應是把有限的資源,通過科學的組織運作,轉換和創造出新的功能、能量。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曾引用了拿破侖的這一段話:“兩個馬木留克兵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兵;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大都能戰勝300個馬木留克兵;而1000個法國兵則總能打敗1500個馬木留克兵。”雖然馬木留克兵各個善於格鬥,但人數一多他們就吃敗仗,這其中,法國兵嚴密的軍事組織起了決定性作用。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早就提出:“整體大於它的部分相加之和。”用現今的話說,就是“1+1>2”。

黨委書記應與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大力支持行政領導,對各種資源優化組合,以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創造更多的價值,財富,順利地實現組織的既定目標。

五、協調作用

黨委書記要善於溝通情況,交流信息,通過及時的意見溝通,使得各個方麵工作的同誌相互了解、理解和諒解,不僅減少、杜絕摩擦、衝突,而且能主動協作,相互支持。黨委書記應是善於排除障礙、解決矛盾的能手。

六、監督作用

黨委書記應依靠黨組織力量監督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情況,監督他們的思想、作風、道德品質等方麵的情況,監督和幫助行政領導改進工作,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並及時把各項工作中的問題、缺點和失誤向上級黨組織報告,請上級領導幫助、指導,以避免在工作中出現更大的偏差和失誤。

七、激勵作用

激勵含有激發動機、形成動力的意思。勞動者是生產力的最活躍、最能動、最積極的因素。據西方一項調查表明:實行工時計酬的製度,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隻發揮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勵,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顯然,其中50~60個百分點的差距,係激勵的作用。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毫無例外的也是一個優秀的激勵鼓動者。因此,黨委書記及其他領導幹部,應善於對本單位的黨員、群眾進行激發、鼓勵、啟發、引導,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及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二節第一把手要有良好的形象

形象是人格的集中表現,它如同人的臉麵,是一個人內在的素質和外在的表現給人們形成的整體印象。主要領導者具有黨性強、思想好、嚴律己、人品正、行為端、待人善、辦事公、講原則、守信用、榮辱明、勤學習、知識博、能力強、能吃苦、愛動腦、經驗多、貢獻大等良好形象,就能獲得黨員、群眾的信賴、擁護,就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感召力。

《毛澤東抹牆》的故事,感人肺腑:

194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進駐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進駐前的一天,該村一位姓閻的老漢接到通知,說毛主席要來他家裏住,他非常激動。閻老漢特地騰出兩間平房,並叫侄子幫著抹泥、整修。

這天,閻老漢叔侄倆正在抹牆,忽然來了一位身材高大、穿軍裝的同誌。這位解放軍和藹地對老漢說:“房子不漏水就可以,別這樣費力地修補了。”閻老漢聽了說:“看你這位同誌說的,這房子不拾掇拾掇,怎麼好讓毛主席來住呢!”“解放軍”笑著說:“老鄉們能住,毛主席就能住。”閻老漢聽說話的口氣好像他與毛主席很熟悉,就問:“你知道毛主席幾時來?”“解放軍”笑著回答:“就要來了。”他說著,從閻老漢手中接過抹泥鏟子,幫著幹起活來……

牆抹完後,三個人坐下來休息。閻老漢問這位同誌:“毛主席到底什麼時候來呀?”對方回答說:“已經來了啊!”閻老漢驚訝地問:“在哪裏?”這位同誌笑著說:“就在你眼前呀!”閻老漢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幫著抹牆的同誌就是毛主席。

我們黨之所以取得今天舉世矚目的功績,是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光輝形象的強大的感召力分不開的。

一、黨性堅強的形象

1928年,因叛徒出賣,向警予在武漢被捕。黨組織竭力想辦法營救她,但結果無效。國民黨決定在“五一”勞動節殺害她。入獄已一個多月的向警予,這天起得特別早,她穿著旗袍,站在熹微的晨光中,迎窗沉思。

過了一會兒,她回過頭來,輕輕地對同伴說:“‘五一’國際勞動節,記得嗎?”同伴們點點頭。接著,她對同獄的陳桓喬說:“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時候,應該勇敢地犧牲生命,為共產主義犧牲,我視死如歸。”

就這樣,我黨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員、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在“五一”這一天,為革命英勇地犧牲了。

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向警予等無數先烈用鮮血、生命換來的。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牢牢接下他們的革命棒,堅定共產主義信念,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二、學習進取的形象

胡錦濤指出:“學習是領導幹部增長才幹、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學習好,才能工作好。

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把學習的成果轉化成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能力。他為了學到黃瓜種植技術,先後三下大連,克服種種困難,靠著真誠和執著的精神,終於感動了當地的技術人員,學到了蔬菜大棚技術,使三元朱村由一個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窮窩子”幾年前變成了人均收入近萬元的“小康村”。王樂義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

黨員幹部如果不努力學習書本知識,不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不虛心向群眾學習,就難以完成肩負的重要任務,甚至難以立足。

三、人民公仆的形象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基本標誌。

焦裕祿被譽為縣委書記的榜樣,1964年春天,正當蘭考縣人民同澇、沙、堿鬥爭勝利前進的時候,他的肝病卻越來越嚴重了。他開會、作報告,經常把右腳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頂住肝部,不斷用左手按住疼處。有時,他用一個硬東西的一頭頂在右邊的椅背上。日子久了,他辦公坐的藤椅子,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他對自己的病從不放在心裏。組織上勸他住院治療,他總是說:“工作忙,離不開。”給他請來一位中醫,開了藥方,他嫌藥貴,不肯吃。他說:“災區群眾生活很困難,花這麼多錢買藥,我能吃得下嗎?”縣委的同誌背著他去買來三劑,強求他服了,但他執意不再服第四劑。

焦裕祿長期有病,家裏人口又多,生活比較困難,可是他堅決拒絕給他救濟。他說:“蘭考是重災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都很困難,我們應該首先想到他們。要把這些錢用到改變蘭考麵貌的事業上去,用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去。”他還專門起草了一個《幹部十不準》的文件,規定任何幹部不準特殊化。

主要領導者應牢固地樹立服務意識,像焦裕祿那樣,忠實地做人民的公仆,正確、謹慎運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並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

四、公道正派的形象

公正是人的崇高品格。公正的人就能得到人民的尊敬和信任。第一把手公道正派,就能團結人,就能正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就不會結黨營私,不會搞歪門邪道。常說的“公必正,私必邪”,講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