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銀行(二)(1 / 2)

“那我再問你,假如所有人一起都要將錢連同利息取走,那時候怎麼說?”沈老頭緊追不舍,一定要將裏麵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搞明白。

“事實上這個問題隻是存在可能性,隻有當朝廷信用破產的時候,人們覺得將錢放在銀行裏不安全,那麼才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擠兌風潮,否則一旦這錢像水一樣彙集而成的時候,那麼有進有出都是正常的,但是這個水卻是不會幹涸的。”楊淩耐心地解釋道。

“雖然私自鑄錢是大罪,但是這些本來都隻是銅,而你這兌票卻是紙張,比私自鑄造銅錢還要簡單,恐怕會引來大量的偽造吧,到時候又該如何去防止大量偽造的兌票出現呢?”

“首先當然要從兌票本身上去防偽,從材料到工藝必須用最好的,且很難讓人仿造,能夠讓人一摸就知道哪張是真的,哪張是假的,相信以朝廷的工匠水平,這點應該不難達到;其次,必須用最嚴苛的法律去恫嚇那些膽敢偽造兌票的人,凡是敢於挑戰這個權限的人,都是死!”說到這裏,楊淩忽然變得殺氣騰騰。

“其實對於升鬥小民來說,這銀行對於他們的意義並不大,存款的年利也不過才三分,假如他們一年能村上一兩銀子,一年的利息不過才三十文,送到銀行裏耽誤的功夫可能都不止三十文呢。可是對於那些商人來說,這銀行的意義將會是巨大的,首先他們不用再拉著一箱一箱的銀子到處跑了,到時候隻要將錢往銀行裏一存,然後拿著兌票去交割貨款,簡單而又便捷;然後我們的放貸業務不僅利息低,而且手續正規,有官方背景,光憑這一點就會讓人覺得更放心了。陛下,為什麼每年朝廷要派人四處去找銅礦,找銀礦呢,不就是因為銅錢和銀子的數量不能滿足需求了嗎?可是每年新鑄的那些錢都到哪裏去呢?都是被人存儲起來,使得它們喪失了錢的功效,有了這個銀行之後,雖然前期可能並不明顯,但是慢慢的,所有的商戶會更願意通過銀行來完成交易,到時候有人願意拿著一張兌票去買東西,然後賣東西的人接過來以後,回頭就又把這張兌票存到了銀行裏,貨物流通了,交易完成了,可是錢呢,並沒有真正的出現,隻是兩個人在銀行的賬戶裏的數字有了一些變化而已。而那些商人也很放心,因為錢被官府保管著,不用擔心放在家裏會失竊什麼的,隻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憑著兌票將這些銀錢都搬回家去,恐怕到時候讓他們搬,估計他們也不一定肯搬了。”

皇帝和沈老頭都認真低頭思索著,楊淩的話讓他們都怦然心動,如果楊淩的半吊子水平,隻是單純的從業務角度出發的話,那麼這兩個人還有更深的政治考慮,說好聽一點的,這是正常的業務往來,說難聽一點的話,到時候這些人家的命根子就被抓在了手上,以後凡是要幹些什麼都要好好考慮清楚,因為朝廷隨時有可能翻臉,讓這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在翻身。

楊淩當然想不到眼前的兩個人如此腹黑,居然想到了這個層麵上去,其實楊淩不知道,沈老頭和皇帝也不知道的一點,就是可以通過銀行相關往來的業務,可以對各行各業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從而掌握大量的商業機密。

皇帝下定了最後的決心,沉聲對楊淩說道:“既然楊卿你說得都如此詳細了,那麼我就正式交給你辦。希望這個銀行可以早日成功,造福我大成的萬千百姓。”

呸,這樣的鬼話也就騙騙鬼去吧,這分明就是拿著老百姓的錢,去賺自己的錢,不過玩金融的都是騙子,這麼看來的話,自己也好不到哪裏去,楊淩趕緊拜了下去:“臣領旨!”

“好!有勞楊卿了,凡是一切需要用到的人和物,楊卿都可以去找戶部商量,朕會責成他們全力配合你的。”皇帝說道。

楊淩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陛下,這件事,我認為還是不必要經過戶部的手為好。首先銀行一旦變成官方的話,臣擔心有些人會在裏麵中飽私囊不說,而且凡是以後國庫一沒有錢,戶部就會向銀行伸手,將銀行看作是另一個國庫,到頭來銀行如果沒有足夠的銀錢流轉的話,那麼用不了多長時間,銀行的信用就會破產,到時候所有人可能不會再願意將錢存進銀行裏,甚至銀行還要陪上一大筆的利息。”

沈老頭捋著胡子,沉吟道:“陛下,這個考慮還是很有道理的。”

皇帝點點頭,問道:“那依楊卿看來,這個該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