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網絡上開始流行一本暢銷的小說,它的名字叫做《星霜》,所講述的是一種未知世界的生活和成長。那是一個劍與魔法的時代,充斥著美麗和幻妙的場景。小說的情節編排其實很簡單,但是筆者顯然在描述上麵花費了很大的功夫,加上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和發現,一步步的引人入勝,從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讓《星霜》這部小說從問世伊始就受到了無數讀者的追捧,每天催促更新的帖子更是不斷的刷新。
在與地球平行的生存空間裏,有許許多多未知的星球,他們就像人類所猜測的那樣,一樣有智慧生命存在,我們普遍稱之為外星生命。許多科學家曾經預測過,從宇宙大爆炸伊始,從所有可能誕生智慧生命的星球成形開始,都麵臨著文明的分流與選擇。像我們人類就進入了科技文明時代,而一些未知的群體則很有可能進入其他的文明範疇,像是生物文明、機械文明乃至於魔法文明以及等等不可預知的文明形態,這受製於星球上的生命形式還有光照、重力、氣體含量等等不可忽視的因素,所以人們不僅相信這世界上有外星人,更加相信他們之中的文明形態很有可能與我們人類的有所差異,這就是獨特的存在法則,而且法則和法則之間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相同。
我們人類千百年來所總結出的自然科學法則是依存於我們現有的生存環境,綜合了方方麵麵的所有存在作用,比如說地球位於宇宙中的位置,它的引力結構等等,而可以想見倘若跳開我們所信服的物理及化學法則,其實這個宇宙空間中實在是有太多我們並不能信服的其他規律,那裏有絢爛的文明,那裏很平常的事情也許在我們眼裏一定是大大的不可思議吧!我們人類從來沒有放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我們發現的腳步,也許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會最終總結出現在的物理和化學規律究竟是受到天體或者是其他原因如何的影響,到那時我們便可利用這些規律讓我們的生命向高一層次推進。我們人類實在是一個智慧且驕傲的種族!而星霜這本小說的作者,通過這樣的一種思考,勾畫了一個未知的劍與魔法文明,為讀者呈現出了瑰麗的神秘畫卷,也是對未知世界探索的一種猜測,一種嚐試,它的內涵主旨確實也具有相當的探索精神,雖然它僅僅是虛構的,但誰又能說那一定就是不存在的呢?
小說裏寫道:“宇宙也許就是一個大圓球,而他拓展的空間裏有許許多多的小星,像是太陽、地球等等。這些小星球一堆一堆奇特的簇擁在一起,形成了固定的群體,組成了星係,比方說太陽係。而各個小星係又組成了大的星係,例如銀河係等等。在距離銀河係很多光年以外的地方有一片星係,他僅僅有銀行係二分之一的大小,人們稱之為銀半星係,顧名思義,映含銀河係一半大小的意思。我們人類可以觀測到太陽係的邊緣星球,但是以目前的科技,如果要旅行到太陽係邊緣的星球,最少也得好幾百年,又何況是浩瀚的銀河係乃至距離遙遠的銀半星係呢?也許再過上幾輩子,這也還是個夢吧······”
腦子裏回憶著《星霜》第五章的內容,董潤透過天文望遠鏡向銀河係的邊緣極力望去,雖然他知道這是徒勞的,雖然他也知道銀半星係隻是《星霜》這部小說的作者編出來的星係,但是誰沒有夢啊,誰也都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一個天文愛好者,董潤多麼希望這能是真的啊。怪隻怪小說編寫的太精彩了。
董潤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文愛好者,他的思想和《星霜》的作者十分相似,那就是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小的時候爺爺奶奶編故事,說是天上有牛郎織女、王母娘娘,還有天狗,還有孫猴子等等,這些故事都讓小董潤十分著迷,而隨著成長他知道了那些都是神話故事,是不科學的,他也同時知道了科學界對外星文明的種種猜測,從那時起董潤就成為了一個天文愛好者,甚至有些狂熱的執著。而隨著《星霜》的問世,小說中幻想的美妙讓董潤深陷其中,差不多就要“走火入魔”了,他多麼想去小說中的世界去看一看,看看那裏的文明,品嚐那裏的生活,但是夢畢竟是夢,隻有在睡不醒的時候才真實。
生活還待繼續,董潤搖了搖頭,走下觀測台,支付了觀測費用,在觀測台值班人員的注視下騎著自己那輛破舊的自行車緩緩而去,再晚點也許宿舍就要關門了。很難想象一名大一的新生半夜不睡覺,既不去搞對象也不上晚自習,而是騎著自行車來到偏僻的野外星體觀測天文台去追尋不存在的東西,在別人看來不可思議,而就董潤本身來說這似乎有些意義,起碼讓他確定,《星霜》小說的作者雖然有對未知的渴望,但是他的故事確實是編的,銀半星係根本不存在嘛!還好,小說也在連載當中,還可以填充自己的夢,董潤對此十分期待。其實董潤並不是神經質,剛升上大學他也是沒有什麼事情做,而且他正處於思維活躍的思想迸發期,這才一時心血來潮的跑到了天文台。所以人們常說,誰都有白癡的時候,隻是等到他們意識到自己白癡的時候已經是許多年後了,生活本來就是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