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煩躁的人(1 / 1)

地球很大,世界很擠,人有很多。每個人在同一天同一個時刻都在發生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組合排列成為了你命運的一部分,甚至可能為你的命運劃上句號。

今天是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七號,星期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是極其普通的一天。他們依然安心的享受著生命流逝出的時光,然後毫不吝嗇的把時間全部砸在工作中,隻為了繼續在人們畸形的理念中已經比生命更為重要的兩個字——生活。

有興趣的話他們會打開網頁或者買一份報紙來了解一下新聞,企圖能在與自身命運完全不契合的悲劇災難中慰藉一下寂寞空洞的心靈。

在A市人們會關注這樣一個新聞,懷孕五個月的母親,在與丈夫吵架後,用肚子撞擊牆麵,導致流產大出血死亡。

在B市的一個小鎮,一名普通女孩突然衝進了紅燈的人行道,憤怒的衝著川流不息的車子大罵,造成了至少三十輛車追尾的交通事故。被警方帶走的時候,她依然憤怒的大叫抱怨自己等紅燈的時間太長了。

在C市,一名二十歲男子在逛超市時突然把貨架推倒,貨物亂扔,還襲擊了保安,在被帶走時,他嘶吼著抱怨找不到自己要買的東西,超市擺放物品的方式太雜亂,需要重新設計。

在D,一名中年人把自己的橋車點燃,然後瘋狂衝上了大街,造成五人死亡,十多人受傷,而這名中年人也同自己的愛車一起被燒成了枯架。

······偌大的世界中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人做著與眾不同的事情,當媒體發布出來,我們理所當然的會把這些資訊用在飯後茶餘的談論上,但是沒有人會去追究,也無法追究,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正常人突然做出如此讓人瞠目結舌的舉動。

也許他們隻是在憤怒,在埋怨,他們無法再承受外界任何一點打擊,所以他們爆發了。

而張小藝卻在自己嚴密收羅的信息中,發現了在這些看似毫無共性的單個案件中隱藏至深的一個共同的秘密。

張小藝並不是警察,也不是律師,更不是新聞記者,她隻是一名醫生,一名心內科醫生。

在嶽萊市,張小藝被神化為“再世華佗”,她在心血管內科手術領域創造的奇跡足夠吸引世界各地有錢或有權卻沒有一個好心髒的人對她趨之若鶩。

張小藝能從一名普通的醫療助手升級為今天的頂尖醫科專家,她並沒有過人的天賦和揮灑過多努力的汗水,她隻是坐享其成。

她現在正疲憊的坐在寬大辦公室的黑皮座椅上,這是院長為了獎勵她的精湛醫術並為為她專門設立的單人辦公室。

在辦公桌上放著一個黃色牛皮紙包裝的檔案袋,裏麵裝著一遝厚實的資料,這種厚度所隱藏的豐富信息讓她感到恐懼。

張小藝打開資料一頁一頁的翻看,手指不自主的顫抖,終於她失去了耐心,放下資料,喝了一口已經冷卻的咖啡,咖啡忘記放糖,苦澀的滋味逼的她本來就緊皺的眉頭擰得如麻繩一般不自然。

她打開抽屜拿出一本黑色筆記本,筆記本裏沒有一個字跡,但是紙張並不平整,看來經常被人翻動。張小藝一頁一頁的翻看著,似乎在冥想又似乎在回憶,看得出了神。

突然有人敲門打斷了張小藝的思緒,張小藝慌亂的把筆記本和檔案袋放進抽屜鎖上,警覺的問:“誰?”

“張醫生,我是小嬋。”

“進來。”

一名高高瘦瘦的穿著白色護士服的女孩開門進來,神色緊張:“張醫生,一名突發心髒病的病人正在急救室等待搶救,鄒院長說讓您······”

“我剛做完手術,還沒休息到一個小時,找別人吧。”

“可是,那名病人是······”

“可是什麼,這場手術讓胡景德去做,我要下班休息了。”張小藝打斷小嬋,她是主任,她說了算。小嬋不敢執拗,隻得跑出去找副主任胡景德。

來找張小藝做手術的病人大都是在嶽萊市有頭有臉,樹大根深的人物,哪一個得罪得起?每一次的“特例”和“但是”,在她這已經沒有了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