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不世大明(2 / 2)

同時讓他以造反為名,打造一支鐵軍,到時候招安,有十數萬精壯,完全可以拉到戰場上對付建奴。

崇禎年間的陝西農民起義徹底大爆發,除了李自成,還有張獻忠、高迎祥率領的兩支隊伍特別耀眼。

他們和李自成的義軍不一樣,沒有嚴明紀律,亂殺亂搶,崇禎派軍討伐,田爾耕為監軍,將張獻忠、高迎祥的隊伍打散,好多都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的義軍隻殺貪官、富豪、地主、土豪,把田地分給百姓,一路上不騷擾百姓,也不裹脅百姓造反,還把義軍中欺壓百姓的牛金星等敗類斬殺。

有口碑的義軍深得百姓擁護,接著他率軍滅了秦王朱誼漶等宗室,朝野驚駭,朝廷建議剿賊,崇禎卻提議招安,但數次招安無果,反而使起義軍越來越大,席卷陝西各地。

然後崇禎派田爾耕為監軍,手持尚方寶劍,率兵鎮壓。官兵每到一處,義軍都聞風而逃,倉惶之下,大筆金銀財寶來不及帶走,便便宜了朝廷。

而義軍似乎對朝廷運送武器的隊伍路線極為清楚,屢屢劫掠得手,壯大了自己軍事力量。

雙方雖沒實質性的碰撞,卻默契地各取所需,吃虧的隻是那些富商,地主,勳貴,宗室,百姓從中得到不少好處,至少有大把農田。

田爾耕手持尚方寶劍,同時也是朝廷安民使。

他稱田地已經分給百姓,朝廷暫時不打算收回,因為收回會激起更大民變,先讓百姓種植,等解決匪患再說。

地方官府無可奈何,還被責令管理好當地富豪,不能讓他們再次剝奪百姓土地。田爾耕為此,還斬殺幾個帶頭鬧事的富豪。

田爾耕每到一處,都會鼓勵百姓種植番薯、土豆。

剿匪將軍催促乘勝追擊,都被田爾耕拒絕,說民生才是大事。

當然碰到其他起義軍,疼會下令徹底剿滅。

官軍追剿,義軍便跑,從陝西輾轉到河南。這一下河南又遭殃,福王等宗室也受到波及。

這一場追擊大戲一直唱了三年,李自成由於接受朝廷招安才平息,朝廷由於剿匪而剿富,還得到一支強軍,宗室、富豪、地主殺了大多半,百姓種植番薯、土豆,沒有出現大片餓死的現象。

殺人放火金腰帶,李自成封官封爵,而後率軍四處剿滅起義軍,當然以撫為主。

曆史大變樣,闖王高迎祥居然被李自成幹翻。

朝野上下私下裏議論紛紛,說官兵和反賊打默契戰,似乎是皇帝授意,其中貓膩不少。

但局麵大優,誰都不敢說什麼。

······

崇禎二年十月二十六日,皇太極率八旗軍繞道蒙古,分別進攻長城關隘龍井關、大安口等,順利突破長城,於三十日,兵臨遵化城下。

他們根本沒有料到,遵化城守將居然是袁崇煥,他奉旨秘密從遼東回到遵化,緊閉城門,鏟除內奸,還在城頭布置了一百多門大炮。

建奴在遵化城下丟下好多屍體,然後向其他城池進攻。

欒城、永平、遷安三城都做好防禦,大炮、掌上雷應有盡有,建奴根本破不了城,而沿途都堅壁清野,建奴搶不了東西。

皇太極一咬牙殺向京城。

京城兵將不野戰,就站在城頭用大炮和掌上雷消耗建奴有生力量。

建奴啃不動,走卻不甘心。

這時國內傳來消息,毛文龍率軍殺入盛京,見人就殺,牛羊房屋付之一炬。

皇太極大驚,感到上了當,忙率軍撤退,卻被率軍奪下長城防禦的盧象升堵住。

同時本來龜縮在城內的明軍出城追擊,殺的建奴十幾萬人馬,隻有兩萬多逃走。

皇太極殞命,建奴內亂。

這次戰爭是崇禎模擬後布置的,此戰讓孫承宗等老將都對崇禎刮目相看。

此戰後,從俘虜口中得知八大皇商資助建奴,崇禎下令徹查,然後八大皇商夷三族。

接下來,崇禎整頓邊軍,冒餉的事徹底結束,明軍實力大增。

然後崇禎不斷模擬,明朝不論是軍事、經濟、民生、科技等方麵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最終滅了建奴和草原各部,還稱霸水域,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大明帝國。

本書成績慘淡,隻能揮刀,草草結尾,再看新書,感謝讀者支持,抱歉。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