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末位淘汰法則(1 / 2)

通過競爭淘汰來發揮人的極限能力

“末位淘汰法則”是由通用電氣公司的前任總裁傑克·韋爾奇提出的。在管理學中的意思就是企業員工通過競爭淘汰來激勵個人發揮自己的極限能力。

“末位淘汰法則”的主要內容就是企業為了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根據員工的績效成績把員工分成不同的類別,然後按照不同的類別進行區別地對待,而對於處於末位狀態的員工則會被企業調職或者解雇。這樣的管理方式可以給企業帶來無限的活力,也可以激勵員工發揮自己的潛能。

“末位淘汰”的企業管理方式聽起來似乎對員工很殘忍,但是,社會競爭激烈,企業也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求發展,隻有發展才會使企業員工的生活狀態更好。在目前的形勢下,“末位淘汰”是一個有效激勵員工相互競爭,並發揮個人能力極限的手段。

對於企業來說,默默無聞就意味著被淘汰;對於企業員工來說,庸庸碌碌也意味著被淘汰。每個人都有惰性,它是人的本能,稍不留神,惰性就會占據人的思想。特別是在安逸的生活狀態下,惰性是最容易滋生的。同樣,在公司裏,如果沒有競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自然就不會很高,久而久之,員工相互之間的惰性就會顯現出來。一件事情放在那裏,如果沒有考核、競爭,所有人都不會很快的去完成。對於企業而言,科學的競爭機製是很有必要的,“末位淘汰”就解決了員工存在惰性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隻是在一般情況下沒有發揮出來。如果隻是靠個人自覺來使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在企業管理中並不是最可行的,因為,自覺工作的員工畢竟是有限的。但是通過“末位淘汰”就可以很好地激發所有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潛能。特別是在國企中,“末位淘汰”尤其重要,隻有這樣,才可以清除國企員工身上的懶惰細胞。

在“末位淘汰”下,企業員工就不會整日無所事事,每個員工都會有危機感。對於員工來說,每天的工作都是在相互競爭中度過的。隻有自己變得優秀,才不會成為別人的“墊底”,被公司調崗或者辭退。

通用電氣公司的前任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指出:“我把公司的員工分成三類:前麵20%是業績最好的,中間70%是業績良好的,最後麵的10%則是要被淘汰的。”

在通用公司內部,20%最好的員工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都必須受到管理者的愛惜、培養和獎賞,因為對於公司而言,他們是創造奇跡的人。失去這樣的人才就要被看作是領導的失職。

但是,20%最好的員工和70%良好的員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員工總是在這兩類之間不斷地流動,而依照通用電氣管理者的經驗,最後的那10%的員工往往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通用公司是一個把未來寄托在人才上的公司,所以,最後的10%的員工必須被清除,而且公司每年都會清除最後10%的員工。隻有如此,真正的精英才會產生,公司才會興盛。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