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結束了,江湖再見(2 / 3)

“老爺……您開財源是有一手,可是陛下手中人才濟濟,人家還不一定要收你做官呢。”江興老實巴交地吐槽道。

蕭凡白了他一眼:“誰告訴你,我隻會賺錢了?”

“難道老爺做文章也是一絕?”江興戲謔道。

狗東西!

蕭凡連筆都不想碰,他可不會做什麼文章,他有的隻是知識。

以及超越時代的思想,和無數朝代興亡的曆史經驗。

……

小駝山看到禁軍後,蕭凡就一直在家等著。

等了數十日。

才從李青山的商隊口中,打聽到清河縣那邊的消息。

“官道早就封了,許多險要之處都有禁軍把守,清河縣內誰也不知道出了什麼變故。”

又過了幾日。

“首輔王凡舉,居然被抓到了清河縣,被那些世族的人害死了!”

得知消息後,蕭凡告訴了玉有容。

玉有容自是悲傷的,蕭凡安慰了她一晚,才將她的悲傷暫時按下。

直到一個月後,消息突然一下子,如暴雨般飛來。

“震驚!禁軍去了清河縣,掃滅了整個清河!”

“聽說清河縣的世家,全都被端了。”

“世家門閥能忍?怎麼沒動靜?”

有人覺得,那些世家的人肯定會反擊,甚至不惜發起戰爭,哪怕會導致裂土而分。

可結果,軍中什麼消息也沒傳出來,隻知道許多軍隊在這段時間裏換防了。

將領大換血,一些副將上位,或是平調去了一個將軍。

好像禁軍掃滅清河縣,是個不值得令人在意的小事似的,沒有人做出反應。

朝堂上,倒是有人為此上折子。

隻是折子剛遞到內閣,寫折子的人就下獄了。

內閣大學士也是聰慧的,沒有人敢再遞給皇帝,直接就留毀了。

朝堂上,為此也算大動幹戈,此前因為雙王之亂本就下放了許多官員。

新上任的還沒到職,就有更多人出事。

於是,蕭凡在白水鎮,都看到府衙外貼上了公告。

“陛下大病初愈,承蒙上天恩澤,因此廣開恩科,以表恩澤蒼生之意。”

皇帝要開恩科,著急選一批人才,趕緊補缺。

而此刻,邊境也傳來捷報,一騎掛著軍旗闖入京城東門。

在天街上打呼:

“東境捷報!”

同一日,邊境各處的傳信兵回京,有人累死了幾匹馬,將消息盡早傳回:

“西境捷報,我方誘敵深入,擊潰敵軍,收複一州之地!”

“南境捷報,我軍誘殲敵軍主力,長驅直入,有望拿下三州之地!”

“北境大捷,靖王殿下身先士卒,力斬三軍,黑水一岸已盡歸我手!”

這一日,此時此刻,京城裏有腦子的人,都突然悟了。

兵部貼出來的捷報上,都說各方用了類似誘敵深入的法子,戰爭從陛下病重後幾日就爆發了。

“陛下下了好大一盤棋!”

“我的天,我懷疑陛下沒病。”

“陛下已經不在乎了,收拾了皇子、邊境與清河縣,如今識趣的世家也都主動放開權柄,陛下已經今非昔比!”

“別瞎說,當心暗衛!”

“怕什麼,我在讚美陛下的奇謀妙計,又不是在汙名陛下,有什麼可擔心的?”

“這倒也是……陛下畢其功於一役,這一石擊四鳥!”

有人疑惑:“不是三鳥麼?”

“你不知道?陛下昨日朝堂上,已經說了要立儲,也將齊王記在皇後名下,將其扶為了嫡子……立儲立誰還不明顯?”

“這……”

遠在白水鎮的蕭凡,得知一切之後,也是明白了什麼。

王凡舉,也是皇帝的一枚棋子!

禁軍掃滅清河之後,內閣發下來的,關於王凡舉與清河大族之間的齷齪證據,讓皇帝師出有名。

法理上,足夠對這些世家進行滅族。

然後皇帝就這麼幹了。

不僅如此,傳聞接下來,還要株連不少人。

再次看到齊王時,已經賑災結束,齊王要被召回京城了。

蕭凡看著齊王,感慨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陛下為殿下掃清了一切障礙,實在是為父者之典範。”

齊王聽了蕭凡的解釋,才明白了這一切。

“父皇……”齊王感動到落淚。

他可以想象,將來他上位之後,會是怎樣的一個盛世。

沒有任何人,可以阻礙皇權了。

除非皇帝自己作死,再養出幾個大權臣來,否則有暗衛存在,誰也搞不出什麼大動靜。

“蕭兄,你同我入京吧?”

告別時,齊王也是圖窮匕見,道:“禦史台空缺了一個諫議大夫,是清河縣的人,所以下野了。”

“戶部空缺尚書,大理寺少卿一職也空缺。”

“你隻要隨我入京,我保舉你可以任職其一!”齊王期盼道。

這回,蕭凡沒有再忸怩。

“朝堂如此清明,正是男兒報國的好時機,我怎能再推辭?”

齊王驚喜:

“蕭兄,你真答應了?”

蕭凡點頭:“殿下,從前我不應,是京城多爾虞我詐,風氣太差。如今,雖然暗衛的存在,令得官不聊生,可卻不會有民不聊生了。”

“這時節,我願將我所學,賣與朝廷。”蕭凡拱手一笑。

齊王高興地快跳起來!

“那,那這就出發!”

蕭凡:“好……”

……

於是,蕭宅全部跟隨齊王,搬遷去了京城。

同月,在齊王的保舉下,蕭凡先去了禦史台,被提拔為諫議大夫。

一時,令各方不滿。

可隨著蕭凡數次,在朝廷上力諫陛下,得到了文官清流的認可。

同年,蕭凡出任戶部侍郎,時任戶部侍郎高豐已經晉升尚書。

幫著戶部廣開財源,蕭凡很快拿下了尚書一職,高豐則是升去了內閣,這也是個有能耐的。

皇帝要提拔蕭凡,高豐沒犯錯又有本事,自然要先提拔他這個上官,再提拔蕭凡。

齊王很快被立儲,封太子。

皇帝理所應當,讓太子監國,開始提前養老。

有腦子的人,都活得短,皇帝太老六,也許是他不高壽的原因。

很突然,皇帝開始得病,這回是真的。

為了提前平穩過度皇權,讓新帝更好把握朝綱,蕭景軒發病後就讓齊王登基,他自己做了太上皇。

不過實權,還是把握在蕭景軒手中,逐漸下放到小皇帝手裏。

直到皇帝開始感覺力不從心了,便甚至讓蕭凡兼任了暗衛統領。

趙嵩不是個內監,他是皇帝的好友,為了保護皇帝才一直留在皇宮。

蕭凡接任後,趙嵩便留守在蕭景軒身邊。

數年後,太上皇駕崩,趙嵩去為他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