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的開始(1 / 2)

賀星從未想過,世界末日距離自己是如此的近。

在世界末日的半個月前,賀星隨導師前往南極挖掘隕石,回來做研究。在隕石之中驚奇的發現了一個反射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的金屬球。

這顆金屬球不過乒乓球大小,卻展現了令人絕望的製造工藝。是的,這絕對是“人造物”。金屬球的反射率近乎百分之百,這意味著絕對光滑。

哪怕是在人類微觀領域的觀測極限,球麵仍然表現為絕對光滑。仿佛這個金屬球就是基本物質,不可分割,才呈現出如此的結構。但是在自然界中這確實不可能存在。

金屬球的製造材質是否為金屬,不可確定。雖然具有金屬般的光澤,但在電磁場中卻沒有任何反應。

絕對的光滑也賦予了它絕對的堅硬,導師與賀星采用了許多方法,例如加熱,酸堿浸泡,高壓水槍切割等等,都無法對這個金屬球造成哪怕是一點傷害。那在隧道掃描顯微鏡下仍呈現的絕對光滑仿佛在嘲笑著人類的無能。

用了一周的時間,除了獲得了金屬球的質量,體積,表麵溫度等等無用的信息外,就再也沒有收獲。不能觀測到金屬球的內部,也就無法獲取到真正有用的信息。

無奈之下,賀星的導師放棄了對金屬球的研究,將之交給賀星保管,轉而研究隕石去了。

卻不想,機緣巧合之下,在上網查詢資料的時候,金屬球竟然做出了反應。要形容的話,那就是“開機”了。

金屬球絕對光滑的表麵浮現出了十六種色光,呈周期性變化。賀星認為這可能是傳遞著某種信息,向導師彙報了情況。金屬球有了變化,導師也很高興,找來了有關語言和密碼解密方麵的專家來進行研究。

不知是否是有意的,金屬球傳遞的信息中附有“字典”,讓信息的解讀變得相當容易。

但是解讀出來的信息卻讓人摸不著頭腦——17285,解讀出來的就是這麼一串數字。規律?有質數也有和數,最大質數和最大和數都能被相加得出。可是這有什麼意義?經緯度?可這個經緯度也沒什麼特別的啊,不管是在地球上還是在月球上。

好不容易從金屬球上得到些信息,可卻又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以為有進展的研究又此終結,金屬球再度回到了賀星手上。

但不想,事情並沒有終結。在接下來的三天內,金屬球又傳遞出上百條信息。因為有著上次總結出來的字典,因此這次賀星並沒有彙報情況,而是自己默默地解讀信息。

而這次得到的信息,說不出是有用還是沒用,好像是關於某種器械的製造。有了工藝流程和相關材料的信息,製造並不麻煩。隻用了不到四天,賀星就製造出了成品,因為手藝的問題,外觀並不好看。但是各項參數還是符合器械的要求。

那是一個頭戴式耳機一樣的東西,根據器械的設計圖,推測出類似於信號發出接受一樣的裝置。隻是功率大的驚人,足足有30kw!這都相當於小型的激光武器了。

一些都準備好了,賀星就帶上了這不知用途的儀器。但不想,這一戴,賀星就暈倒了,而這一醒來,世界就變了樣,而他自己,也變成了另類的存在。

黑暗,冰冷,空曠,是宇宙永恒的基調。賀星醒來就發現自己身處太空,四周是無比的空曠。在這裏,物質稀薄到一立方厘米隻存在一個氫原子,更多的是什麼都沒有,幾近於真空的太空。

高能高傷害的宇宙射線照射在賀星的身體,卻不能給他帶來任何傷害。身體麵向太陽的那一麵溫度高達上百攝氏度,而未被照到的部分卻低到零下一百多攝氏度,如此大的溫差也未能影響到賀星。因為他什麼都感覺不到。

賀星發現,自己現在的身體就是那個曾被研究過無數次的神秘金屬球,他的意識就在這金屬球之中,體驗著前所未有的暢快。這是來自與精神上的愉悅,龐大無比的計算力讓他感覺沒有什麼是自己做不到,想不到的。但在內心深處卻是無比的悲傷。

地球毀滅了。

在賀星醒後,得自金屬球中遺留的信息,就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金屬球是名為“零”的特殊存在給自己製造的身體,而“零”又是人類的最高科技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