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天之道》(1 / 2)

家裏麵多了幾個人,無非就是熱鬧了一點,以前比較冷清的小院多了許多朗讀聲。一個教書先生在院中不停的搖頭晃腦,而那十多個小孩也把他的外形動作學了個八分,小小年紀就一個個裝得老氣橫秋一樣,看得王鈺直樂。由於多數還處於識字階段,所以王鈺也就沒有跟上前去撮熱鬧,倒是令人奇怪的是武蓉也跟著在學,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有這樣的覺悟,難得難得。

隻見她先是不“經意”間路過那裏,站著聽會課,然後就是靠邊站著聽,最後幹脆就坐了下來,聽得很是入神,直到看見王鈺似笑非笑的眼神,才臉“突”得一下就紅了,起身飛快的跑開。這丫頭,還是臉皮極薄,王鈺也就裝做不知道的樣子,在上課的時候很少去看,一般都是自己在一旁看書,別以為他在用功,其實是看一些曆史典故跟人物傳記,把它當故事會來看,看的津津有味。

上午讀書,下午就習武,練得最刻苦的居然是劉小玉那丫頭,本來就天分高,又有地位擺著那裏,那些武師們恨不得把自己壓箱子底下的功夫都拿出來。隻見他們一天到晚都忙得不亦樂乎,最悠閑得倒是王鈺這個主子了。

這天陽光明媚,閑來無事,自從那些小孩來了之後,劉小玉也不怎麼陪他了,所以鈺少爺一個人多處於無聊的狀態,東翻翻,西找找,為的是打發這無聊的時間,不經意間看到了藏在箱子底下的一本書,絲帛的,看起來像高檔產品,隻不過上麵髒兮兮的,虧得老頭把書交給他時還一臉的神秘,說這是什麼世界上最厲害的秘籍,要他一定要小心保管。王鈺前世在電視上見多了飛機導彈,對於這武功不是很感冒,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練習個幾十年也許還不到二流高手的水平,沒有那種獨孤求敗的優越感,王鈺又怎麼會盡心去學,新鮮感一過,大概學個健身強體就算了,別有太高的追求。

不過想到老頭,心裏還是暖暖的,這老頭,對自己還算不錯,就看他的麵子上,隨便翻一下吧,終於武功,就不去想了,這個世界已經有了火yao,雖然王鈺這個上輩子沒見過高檔武器的小混混不會製槍,但用鐵皮包上幾個炸彈還是沒問題的,對武功的需求遠沒有那麼的強烈。

要是《天之道》有意識的話,不知道會不會被氣死,放在別人手裏,馬上會被尊稱為神書,放到這土包子手裏,居然這麼半點用都沒有。

拿起《天之道》,翻開第一頁,所謂的武功秘籍,居然一大半是講人生的道理,看了半天,王鈺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清心寡欲。

。。。。。。

排除雜念,萬般情緒凝注,亦張亦弛,或收或放,有時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頓感心清氣爽,一種洗盡鉛華如沐春風的愜意與暢快油然而生。

。。。。。。

怎麼看上去越看越像在勸說人出家當和尚啊,王鈺強忍著撤退的念頭,把書往後翻,還好說教在書剩下一半的時候總算是完了,看著那後後的幾十頁,這秘籍不會是哪個穿越而來的和尚寫得吧!

後麵的幾頁總算回歸了秘籍的本來麵目,有些功法的口訣在裏麵了:

。。。。。。

夫人之一身,內而五髒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內而精氣與神,外而筋骨與肉,共成其一身也。如髒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內,血脈主之;周身上下動搖活潑者,此又主之於氣也。是故修煉之功,全在培養血氣者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隨陰陽之所至,而百物生焉,況於人生乎,又況於修煉乎。且夫精氣神為無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

此法必先煉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則不可;專煉有形而棄無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倚而不相違,乃成不壞之體。設相違而不相倚,則有形者化而無形矣。是故煉筋,必須煉膜,、煉膜必須煉氣。然而煉筋易而煉膜難,煉膜難而煉氣更難也。先從極難,極亂處立定腳根,後向不動、不搖處認斯真法。

等等,王鈺看著這些字怎麼這麼眼熟啊,在上輩子的時候,王鈺也是很羨慕武林高手的,因為那個世界沒人會這個,如果誰學會了武功,那可值得好好炫耀一下,去書攤買些少林武當的功夫秘籍來看,自然是沒有練成,這也是王鈺會拜老頭為師的原因,隻是後來功夫高手多得不值錢了,興趣才慢慢的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