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屍位素餐的官吏,坐領幹薪的蠹蟲,及遊手好閑的紈絝子弟外,大概都不能和辦事絕緣,所謂服務社會的“服務”兩字的意義,也就是辦事的意思。辦事上所需要的條件,如在理論方麵唱高調,簡直可以著一本很厚的大作,但記者在此文所欲論述者,決不願徒發空論,乃根據事實上的觀察,與實際上的體驗,以為我們在辦事上有幾個切實需要的條件。
假定一個人對於他所辦的事,已具有相當的知識技能,他在職務方麵能否勝任,至少還要看有無兩個最低限度的條件:第一是肯切實的負責,第二是有細密的精神。
求之我國曆史上的人物,其負責精神最足令人感動者,殆莫過於諸葛亮。他原來是“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初不必負什麼重要的責任,後來他因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於是他不負責則已,既已負責,便毅然“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甚至不顧成敗利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忠肝義膽,照耀千古,故“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其感人之深一至於此,全在他的負責精神。劉備在時他負責,劉備死後他還是負責,生死不渝的負責。我們平常辦事,固然用不著張大其辭,一來就說到“死而後已”;但既受信托辦理一事,在人麵前隨口承諾的答應了下來,一轉身便馬馬虎虎:辦得好不好不管,時間趕得上趕不上不管,推一步走一走,催一次快一點,你不留神督促查詢,他便隨意宕挨延誤,或草率交卷,好像貨出不退換,滿不在乎!遇著這種寶貝,你一次或兩次上了當,以後簡直不敢領教。事業範圍愈大,你個人的督察能力愈難,所需要肯負責的同誌愈亟,但對自己私事肯切實負責的多得很,對公事肯切實負責的實有如鳳毛麟角。故肯切實負責的人,實為辦事上最渴望而不易得的同誌,因為隻有這種人能使你放心,能分擔你的責任。
其次最感缺乏的便是細密的精神。細密的對方便是粗忽,或是鹵莽。姑舍大事而以小事為喻,有人替你謄寫一封信,總要替你謄錯幾個字,使你非自己過眼總不能放心發出,其實隻要於謄後細密的看一遍,便沒有這個毛病。又如有人替你發信,也許把甲的信套進乙信封,把乙的信套進甲信封,弄得兩邊不接頭,遇有重要的事件,時間上手續上的延誤固不必說,有時信件內容有秘密之必要,他卻如此替你公開起來!有時有附件要加入,他把這信發出,附件還附在他的辦公桌上!小事如此,大事你便不敢交托他了。
以上兩點是我們所可認為辦事的最低條件,這都是可以用意誌的力量和訓練的工夫養成的。在“最低”之上,如要再作進一步的要求,愚意以為還有一個條件,便是自動的精神和創造的能力,能就所負的責任範圍及所做的細密工作上,想出更好的計劃,定出更好的辦法,精益求精,與時俱進,此則具有超卓思想的異材,發展事業的柱石,不僅能不負所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