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實際上並不如此,它所采取的形式,它的表現方法,它的字彙等等,都是不能和大眾接近的(為了實用起見,那些國防詩歌的倡論者實在應該放開了詩而走山歌俚曲那一條路,我不懂他們為什麼抓住了詩不肯放手),其結果隻是自寫自讀自說的書齋裏的東西而已---而且是怎樣寒傖的一個書齋啊!
空言無益,讓我舉出我親自碰到的實例吧:舊曆年底我回到杭州去的時候,在火車上偶然買了一本所謂前進的雜誌翻翻,在這雜誌裏,就登了兩首\"國防詩歌\"。這時候我忽發雅興,想知道一般人對於這所謂\"國防詩歌\"的理解是怎樣,便對我鄰座的一位勞動者型的人(後來我知道他是上海某營造廠的工人)提議念詩給他聽,請他聽了之後說覺得怎樣。他在驚訝之中答應了,於是我念起來,於是他驚訝地聽著。等我念完之後,他搖搖頭,說道:\"不懂,不懂,也不好聽。\"這時對座的一個士兵正在好奇地望著我們,我便把那雜誌遞了給他,請他看看我所念過的那首詩,因為他手頭有一份報,我知道他是認字的。他接了過去,皺了眉頭用心地看著,有時還念出聲來。等他看完了,我問他覺得如何的時候,他的回答是:\"一點意思也沒有,全是廢話。什麼''''打敵人'''',盡嚷著中什麼用,還不是要靠我們的槍杆兒!\"接著他便說了一句粗魯的話。這所謂\"國防詩歌\"所自以為能從而收效果的人們的感想是如此!\"國防詩歌\"往哪裏去!既不是詩歌而又和國防一點也不生瓜葛的\"國防詩歌\"留在那麼寒傖的書齋中做一個空虛的幌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