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3 / 3)

篾爾幹備了一席酒,請那巴延兄弟倆,算是慶賀新村長。席間,由蔑爾幹叫阿蘭姑娘出來,一同飲酒。那巴延本來“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時坐對佳麗,更添豪興。阿蘭姑娘是不會飲酒的,三杯之後已是麵泛桃花,一雙秋水也似的眼睛隻向巴延直射。原來阿蘭姑娘,今年芳齡正當一十九歲,還不曾有婆家哩。她是自幼便沒了母親,篾爾幹因隻有一個愛女,不願把阿蘭姑娘嫁出去。阿蘭姑娘也常常顧影自憐,誓非年貌相等的少年不嫁。篾爾幹幾次要替她贅婿,都被她從中梗阻。但是,蒙古的地方,美人果然很少,要揀那俊俏的男子更不易得了,以是直延挨到如今。現在見了巴延少年英雄,又兼他目秀眉清,臉若傅粉,在蒙古人中真可算得首屈一指了。阿蘭姑娘遇到巴延這樣的美貌郎君,怎不教她芳心如醉呢?其時巴延和阿蘭姑娘二人在席上眉目傳情,兩心相印,隻礙著篾爾幹和都忽兩個人,不然他們一對曠夫怨女,早就要情不自禁了。蔑爾幹卻毫不覺察,自顧他一杯杯地吃著。都忽坐在一邊也不飲酒,隻是默默地瞧著巴延和阿蘭姑娘那鬼戲,心上兀是暗暗好笑哩。

待到酒闌席散,已是紅日斜西。篾爾幹吃得酩酊大醉,由阿蘭姑娘扶持他起身,巴延和都忽也告辭出來。小卒已牽過馬來,巴延一頭上馬,回顧阿蘭姑娘正扶著她的父親一步一挨地走入帳篷裏去。可是她那雙勾人魂魄的秋波,依然盈盈地望著巴延,把個巴延弄得走不遠了。身雖騎在馬上,那匹馬是有名的良駒,一騎到人,便噴沫豎鬃,拿嚼環咬得嘎嘎作響,隻是要向前奔馳。巴延卻奮力勒住了韁繩,那馬要行不能,便團團打起轉來了。巴延給馬轉得頭昏,又是酒後,幾乎墮下馬來。還虧是都忽在旁催促道:“哥哥走吧!咱們回去還有事哩。”巴延被都忽一說,方才醒悟過來,這時阿蘭姑娘已走進帳篷裏去了。自有許多的族人和壯丁,來恭送新村長。巴延對他們略點一點頭,把韁繩一放,那馬奮開四蹄,如飛一般地望罕兒山奔去。

不一刻,到了自己的帳篷,自有小兵出來帶住了馬,巴延和都忽下了騎,先到裏麵休息一回。巴延拿獵裝卸去,換了便服去躺在藤椅上,呆呆地一個人在那裏發怔。過了一會都忽走過來說道:“哥哥怎麼把獵裝脫去了,咱們不是還要去打獵嗎?”巴延平時聽得打獵是最高興的,今天卻淡淡地答道:“我剛才多吃了幾杯酒,身上很覺不舒服,打算不出去了,你就個人去吧。”都忽心裏明白,不便多說,隻得獨自一人帶了弓箭和槍械,匆匆地走了。

巴延待都忽走後,看看天色晚了下來,便慢慢地踱出帳篷去。隻見一輪皓月已高懸在天空,照得那長流的碧水和明鏡一般。再看那田野裏也是靜悄悄的,隻有那山穀中的猿啼,順風一聲聲地吹來,巴延不覺得長歎一聲,想自己正在青年,卻已做到了一村的總特,百事都稱了心,隻少了個美人做陪伴了。又想到日間蔑爾幹的女兒阿蘭姑娘,那是多麼的美啊!倘能娶得這樣一個美人兒做妻室,也不枉一生了。巴延一頭想著,腳底下卻信步往前走去。他因有事在心,不分方向,隻顧往前直走。看看到一個所在,但見綠樹蔭濃,野花遍地,微風拂處,一陣陣的花香撲鼻,令人鬱勃都消。巴延那時酒也醒了,胸襟異常暢快,便讚到:“好一個去處!俺巴延生長此處,倒不曾知道有這樣一個好地方,真可算得是世外桃源了!”

巴延正在讚歎,忽一眼瞧見花叢裏一個黑影一閃。巴延疑是歹人,忙拔出佩刀,一步步挨將攏去,隻聽得噗哧一笑。巴延仔細看時,隻見花枝下立著一個玉立亭亭的美人兒。那美人不是別個,正是日間席上一同飲酒的阿蘭姑娘。這一來,喜得個巴延如天上掉下一件寶貝來,不由得眉開眼笑地說道:“姑娘怎麼會到這裏來?”阿蘭姑娘見問,把粉頸一歪,輕輕地笑答道:“這個地方難道就隻許你來的嗎?”這一句話,倒將巴延問住了,弄得無可回言。怔了好半天,才搭訕著說道:“這裏的景色多麼好啊!”阿蘭姑娘笑道:“咱也是愛這裏的景致好,所以常常來玩的。你怎麼也會到這兒來?”巴延伸手指著月亮說道:“俺因為貪看月色才錯走到此,不期無巧不巧地會逢到了姑娘。今天明月美人,碰到了一起,俺巴延也算得三生有幸了!”阿蘭姑娘曉得巴延這話是調侃自己,便斜睨著秋波,抓了幾瓣花葉,向巴延的臉擲來,一手把羅巾掩著櫻唇,盈盈地一笑,那花瓣卻落了巴延一身。巴延本早已神魂飄蕩,怎經得阿蘭姑娘一笑,便胸臆迷亂情不自禁起來,一伸手捉住阿蘭姑娘的粉臂。阿蘭姑娘已笑得如風吹的花枝,身體歪來倒去的不由自主了。巴延乘勢把她一拖,阿蘭姑娘站不穩腳,一頭倒在巴延的懷裏,兀是格格地笑著。巴延這時也酥麻了半截,便一屈腿坐倒在碧草地上,雙手卻緊緊地摟住了阿蘭姑娘。那一陣似蘭非蘭的香味,隻望巴延的鼻子裏鑽來。他們倆人正在溫存的當兒,猛聽得一陣的怪叫聲,從林子裏傳出來。嚇得巴延跳起身兒,去草地上尋那佩刀。阿蘭姑娘已慌得抖作一團。不知怪聲是什麼東西,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