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奪美妾武宗下辣手 報宿恨鄭後行殘心(3 / 3)

宣宗此時,也欲為生母吐氣,對著這太皇太後郭氏,便十分失禮。鄭氏又唆使宮中太監,造作謠言,說憲宗的暴崩,是太皇太後在暗中下的毒藥。頓時沸沸揚揚,把這個話傳遍了宮廷。傳在宣宗耳朵裏,怎的不悲憤;他便指使興慶宮監,斷絕太皇太後的飲食。

那郭氏是六七十歲的老婦人了,一身養尊處優,從未遭人欺淩,如今忽遭此變,叫她如何禁受得起。她悲愁交集,終日以淚洗麵。當時那宮中的太監宮女,都走盡了,隻留下太皇太後,孤苦零丁,一人悶坐在宮中。有一個老侍女,原是服侍太皇太後二十多年了,為人甚是忠心,宮中宮女都走盡了,獨有這老宮女忍著饑餓,不肯離開。太皇太後幾次令她出宮去,那宮女說:“奴婢願侍奉太皇太後至死。”

太皇太後一夜睡至三更時分,心中萬分悲涼,見窗外明月如晝,便悄悄地起來,登著勤政樓眺望一會,不覺悲從中來,心中一陣辛酸!

她也顧不得了,便一聳身,向樓下跳去。那上身正探出窗外,後麵老宮女,早已伸手上去,攔腰抱住。太皇太後回進屋子去,便抱頭痛哭,到天色將明,忽然暴崩。因此宮中謠說:“太皇太後是服毒自盡的。”

宣宗餘怒未息,不願使太皇太後祔葬憲宗,竟葬之景陵外園。有太常官王皞上奏,請合葬祔廟,宣宗不許。王皞再上疏說道:“太皇太後係汾陽王孫女,事憲宗為婦,身曆五朝,母儀天下,萬不可廢正嫡大禮。”

宣宗不理,貶王皞為句容令。

宣宗除對太皇太後失德以外,對於朝政,卻能勵精圖治,教訓子女,又能守禮。宣宗雖孝養鄭氏太後,但太後之弟光,因出身低賤,舉動粗陋,原出鎮河中。宣宗常得到諫議大夫彈劾他的奏本,便把他召回京師,拜為右羽林統軍,不再令他治理百姓。鄭太後屢在宣宗跟前,說光家貧。

宣宗便賜他黃金千兩,又常常賜他珍寶玉帛,但始終不給他好官做。又有宣宗長女萬壽公主,下嫁起居郎鄭顥。天子嫁女,向例用銀葉裝點車輛,宣宗命易銀為銅,以示天子的儉德。公主臨嫁的時候,宣宗麵訓她要謹守婦道,不得輕視夫族,幹預朝事。鄭顥忽得了危險的症候,宣宗特派中使,到駙馬府中去探視。中使回宮,宣宗問我家公主何在?中使答稱在慈恩寺中觀戲。宣宗大怒道:“朕家女兒,何得如此驕放,怪道士大夫家,每不欲與朕家聯婚。”

立刻令中使至慈恩寺,召公主回宮,麵責道:“小郎有病,汝應不離左右,侍奉湯藥,何得自去觀戲。且入寺觀戲,亦非婦道。”

公主謝罪而出。從此貴族都不敢放肆,謹守禮法。宣宗次女永福公主,麵貌美麗,原擬下嫁於琮。一日永福公主伴宣宗食,適不合意,公主便嬌聲叱吒,把匕箸一齊折斷。

宣宗艴然大怒道:“如此情性,尚可為士大夫妻耶?”

便改以四女廣德公主,下嫁為琮妻。當時公主縣主,甚是不守婦道,在婿家任意出遊。間有駙馬身死,公主便入宮另嫁。宣宗便下詔道:“國家教化,始於夫婦,凡公主縣主之有知者,已寡不得再嫁。”

即此數端,已是難能可貴,當時史官,稱宣宗為小太宗。因太宗為唐朝極盛之時,如今宣宗在位,也在太宗時候一般的太平。可惜太平不久,宣宗年至五十,便覺精力衰弱,不知不覺,又犯了從前文宗、武宗的大病,愛服金石丹藥。初服尚稱有效,延至大中十三年秋季,藥性猝發,背上生疽,那精神日見衰敗,不久便崩了駕。

宣宗在日,並未立有太子。幸有右軍中尉王宗實,竭力主持,立鄆王溫為嗣皇帝,史稱懿宗。誰知這懿宗,因自幼兒在外居住,遊蕩成性,如今一旦住在宮中,便覺十分拘束。他漸漸地也行為放蕩起來,驕奢無度,淫樂不悟,且十分信佛。時時出幸安國寺,賜沉檀講座二,各高二丈,費錢十數萬。又設萬人齋,令人民不論男女,入寺飲食。傳聞法門寺供養佛骨,便打發中使,香車寶馬,往法門寺迎接佛骨。群臣交章勸諫,日有數起,王宗實一奏,最是沉痛,說憲宗因迎佛骨而晏駕,願陛下謹慎。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