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徽帝也玩夠了,才抬了抬手:“仁德郡主,你又有何高見啊?”

“高見談不上,不過肯定比和親好。”

葉清漪坦然地看著周圍的人,朗聲道:“微臣的建議,便是打通各國之間的壁壘,允許百姓通婚!”

葉清漪的話再次掀起軒然大波,下麵的臣子們陣陣驚呼。

立即又有人站出來反對:“這怎麼可以!與外族通婚,這不是混淆了血統嗎?”

葉清漪盯著這人問:“兩國人通婚就是混淆血統嗎?那和親不也是讓兩個國家的人結親?為什麼皇族都可以通婚,百姓卻不行?”

“這……”

這人語塞,見周圍又沒人支援,隻得閉嘴低頭。

葉清漪繼續說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國之根本!

和親隻是讓皇族血脈相容,但通婚卻能讓所有百姓們的血脈相容,到時候,所有人的家族裏都有異族,那百姓還會願意拿起刀槍嗎?

這個道理就如同世家之間的聯姻,隻有讓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大家才能擰成一股繩,站成一條線。

隻有通婚,才能最終免除戰爭。

試問,當某一位當權者提出攻打某國,而這個國家的人,和對方國家的人早已經血脈相容,誰又會願意拿起刀槍對準自己的親人?

沒了百姓的支持,將士們消極應戰,這仗還打得起來嗎?”

葉清漪以世家聯姻為比喻,讓大家很快就明白了通婚的好處。

可接著,自然也有人腹誹,葉清漪怎麼這個時候才提出通婚,難道她是故意報複那些個老臣讓他去和親,所以才把人家的閨女送出去和親?

若真如此,那這葉清漪也未免太小肚雞腸了。

誠王把眾人的臉色看在眼裏,心裏不屑地冷哼。世人就是這麼雙標,送別人的女兒去和親就是大義,送自己的女兒出去和親就是對方的陰謀。

果然,又有人站出來質疑葉清漪的用心。

“仁德郡主既然早有想法,為何此時才提出,非要把我大毓的鄉君嫁出去和親?臣以為,仁德郡主小肚雞腸,德不配位,實在不堪‘仁德’二字!”

葉清漪轉過頭好心提醒:“這位大人,你是不是忘了,當年是你們一起逼著要讓我去和親,所以才有了後麵鄉君代嫁的事情。

而且你怎麼知道這通婚的想法我是早就有了?我就不能是昨天晚上才想通的嗎?

更何況,幾位鄉君嫁出去之後,也是促進了四國通商的開展,她們做出的貢獻你就看不見嗎?”

葉家的男人們怒目圓瞪,葉南宸怒罵道:“原來我們葉家軍在前線拚死殺敵的時候,你們這些文官狗就是這樣在後方逼迫我妹妹的!你們這是釜底抽薪,跟通敵賣國又有什麼區別!”

葉北鬥也眼含憤怒地站出來,對景徽帝拱手道:“陛下,應該讓這些人家裏的男兒全都上戰場曆練,女兒都送去邊關和親,讓他們徹底體會一下骨肉分離的痛苦!這些人就是吃太飽了,也該去吹吹邊關的寒風!”

葉清漪微笑著眯了眯眼睛。

如今葉家的男人們都在朝堂之上,再想欺負她,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誠王不動聲色地給自己人比了個眼色,立即有人站出來附議葉北鬥的提議。

“陛下,臣附議葉小將軍的提議,臣子之子理應為國效力!我朝可以推出‘服兵役’製度,所有要參加科考或入朝為官者,尤其是百官之子,先去服兩年兵役,方能體會安居樂業的來之不易。

為表決心,臣願意讓嫡長子隨葉家軍戍守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