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楊守財和倪峰兩人來到附近的一個小鎮那瓦,準備找到小鎮上的官府衙門谘詢一下這個情況。現在在隆城土司領地內,所有的城主和鎮長都是由張力親自任命。而底下的那些村子則由地方上的官員推薦上去,在批報給土司府之後,才會正式下達任命通知書。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土司府還從來沒有否定過任何一份推薦書。基本上隻要有哪一個鎮長推薦某一個人擔任村長,然後送上一份詳細的資料,基本上土司府主管官員的部門就不會為難他們了。其實走的就是一個形勢,也是為了在某種程度上防止某些地方官方胡作非為,給他們套了一個緊箍咒。
說起統治結構,大清國最小的政府機構就是縣衙,縣衙底下的村鎮基本上都由地方上的鄉紳所統治。這種統治結構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政府官員人數相對較少,老百姓的負擔也輕了不少。壞處是清朝政府對農村的統治力顯得比較薄弱,不得不依靠地方鄉紳維持地方,這就給了許多人有了可趁之機。許多地主惡霸就是鑽了這種空子,所以才能橫行鄉裏,魚肉百姓。
而隆城土司府的統治機構已經深入到了基層,每個村都有村公所,鎮裏有鎮公所,城裏有城主府。這樣一來,土司府對地方上的掌控力無疑更強上了三分。但就算這樣,其實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那六座城和三十個小鎮還好一點,這些地方基本上沒多大問題。反而是那些農村地區其實還是有一些麻煩的。在這些村子裏的宗族勢力非常強大,一時之間很難消除他們的影響。事實上為了贏得他們的支持,整個土司領地內的村長一職大都由這些宗族挑選出的代表擔任。對於這一點,張力目前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畢竟國情如此,他能夠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把這些人逼的太緊,那肯定是要出亂子的。所以有時候妥協也是必須的,即便有些問題也隻能慢慢來解決。
那瓦的鎮公所並不大,占地不過一畝左右,裏麵修建了大大小小十幾間屋子。除了一個鎮長之外,還有八個科室,每個科室有二三個小吏,整個鎮公所裏麵也就二十多個官吏吧。現在的隆城土司府下轄防務處、戶籍處、財稅處、教育處、司法處、建設處、治安處和農業處八大部門,地方上的城鎮也設立了相應的相關機構。所以別看那瓦鎮的鎮公所不大,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而且這些科室的小吏的工資也是由土司府統一發的,大小也算是一個公務員吧。雖然沒級沒品,但至少比老百姓強多了。而各個村子的村公所就簡單多了,除了一個村長領一份工資之外,其餘都隻能算是兼職,沒有任何工資可領。但你還別說,就算沒工資可領,村公所的那些職位也有許多人搶著幹。為什麼?道理很簡單,有權有地位啊!雖然權利小的可憐,但至少可以過把癮。
“請問這位官爺,我們兩個想申請定居許可,不知道這裏能不能辦?”楊守財向鎮公所的門子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