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荒之後不久,天空中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這可幫了楊守財一個大忙,省去了他許多的功夫。雨水混雜著黑色的灰燼滋潤著這片土地,等於給這塊土地施了一場肥。灰燼中的各種礦物質順著雨水滲透進了泥土之中,開始逐漸改善這片土地的礦物質結構。
等到雨停之後,楊守財就開始開荒了。這塊土地他是準備將來作為水田耕種的,所以先必須修築小路將田地的四周圍起來。中國人喜歡將水田修成井字形,他也並不例外。一個人開荒雖然辛苦,但一想到將來美好的生活,楊守財就感到自己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力量。一個人如果有希望,那是最幸福的!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楊守財和倪峰的水田一步步開始成型了。由於兩人勞動力有限,一開始的時候也就隻能簡單的開墾了幾畝水田。其餘的荒地隻能等以後慢慢開墾了,畢竟急也沒用。在修築水田的時候,兩人經常會各自幫忙,關係自然更進了一步。比起楊守財,倪峰的開荒經驗要少了許多。要不是有楊守財經常指點,他肯定要花費更多的力氣。所以倪峰這小子對楊大叔自然是越來越尊敬了。
“小倪,我們兩家的水渠幹脆一起修。這樣一來可以節省許多功夫,你說怎麼樣?”楊守財問道。
“這自然是最好不過了。”倪峰樂嗬嗬的說道。
倪峰的田地距離小河進一點,大概有四五十米的距離,而楊守財那塊田地的距離還要遠一點。兩人先測量了一下,在大地上劃了幾條線,爭取要找到最近的那根直線。隻要沿著這根最近的直線開挖,那將要省去兩人很多的時間。
“小倪,我們從這裏開始挖。”在測量之後,楊守財劃出了一個記號。作為一個老莊稼把式,他對挖溝渠還是很有經驗的。比劃了幾下之後,他就找到了一個最省力的位置。
這挖溝區有一個訣竅,那就是不能直接從連接小河的那一頭直接就挖。而是要在間隔小河有一段距離的地方開始開挖,這樣可以防止河水衝毀剛挖好的溝渠,增加施工的難度。隻有到了整條溝渠都挖好的時候,這個時候才能挖通小河和水渠之間隔離的那一段泥土,讓河水流入溝渠灌溉田地。
當楊守財和倪峰這兩人在安平村開荒的時候,張力此時正在為怎麼應對雲南布政司的質問而煩惱。隆城土司領地動靜鬧得這麼大,附近的雲南省官員自然不可能不聞不問。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裏,已經有六七萬移民從雲南省流入隆城地區。此時整個隆城地區的總人口已經突破了二十萬,人口增長速度非常快。照這樣形勢發展下去,今年一年增加移民十萬的目標甚至能夠提前完成。但動靜鬧得那麼大,麻煩現在來了。
雲南布政司質問張力移民的事情,而且希望他能夠把金礦交給清朝政府。麵對雲南布政司的官方文書,張力顯得頗為頭疼。自己現在勢力還太弱小,不是大清國的對手。所以對於怎麼應付雲南布政司的盤問,張力還需要和自己的幾個手下好好合計合計。這移民問題不大,應該比較好應付。事實上大清國此時國內人口增長過於迅速,以至於產生了許多問題。許多省份的人口因為實在是太多了,而田地數量又比較有限,所以導致當地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隻能變成了流民向西南偏僻的幾個省份移民。光靠近隆城地區的開化府據說就有流民好幾千戶,人數有不下一兩萬人。而在整個雲南省估計最起碼有三四萬戶流民,人數最起碼也在十萬人以上。流民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的官府,簡直是地方上的一顆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