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兵戈如林(1 / 2)

馬關曆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在此生息。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馬關屬益州爿羊爿郡進桑縣。東漢時改屬進乘縣。三國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三月,屬興古郡進乘縣。西晉永嘉四年(310年),屬寧州梁水郡新豐縣。北周時,屬西爨(白蠻)地。隋代屬昆州。唐初馬關屬南寧州都督府郎州地。南詔時屬通海都督僚子部。宋代大理國前期,屬通海都督矣部,後期屬最寧鎮矣尼迦部。

元初在雲南實行軍事統治。至元八年(1271年),屬南路總管府阿僰萬戶舍資千戶。至元十三年屬臨安路矣尼迦部。

明代先屬八寨長官司,直隸雲南布政使司,後屬臨安府阿迷州教化三部長官司。從宋皇佑初年至清初,馬關為龍氏土司領地達600餘年。

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土歸流”後,馬關屬開化府。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設“馬白關”。雍正八年設馬白同知專理對外事務。

這馬白同知梁金寶今年五十六歲,比起四十三歲的林同而言,這家夥的樣貌可就差多了。從外表上看,這梁金寶一點都不像是一個五品的大官,反而像是一個種地的老農。整個人又黑又瘦,看上去就像一個普通的農村老頭。誰能想到這家夥竟然是一個官員,還是級別不低的馬白同知。

同知是知府的副職,是正五品的官職,因事而設,每府設一二人,無定員。同知負責分掌地方鹽、糧、捕盜、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軍籍、撫綏民夷等事務,同知辦事衙署稱“廳”。另有知州的副職稱為州同知,從六品,無定員,分掌本州內諸事務。

康熙朝後期,一些派駐在外分管某一事務的同知,逐漸成為主持當地政務的實際長官,此區域遞為“廳”,是為“散廳”。這些散廳級別等同於州縣,同知視如州縣官,不再是副職。這馬白同知其實已經是一地父母官,雖然名義上林同是梁金寶的上司,但也可以不鳥他。而梁金寶就是這樣的一個牛人,平日裏對林同就不大看得起。因為兩人完全就不是一類人!這梁金寶是一個清官,當官幾十年一直就是兩袖清風。還好清朝官員除了朝廷俸祿之外,還有養廉銀可拿,不然早就已經喝西北風去了。畢竟這官員除了要養活自己家人之外,還要養活手下許多的幕僚。這底下有那麼多張嘴巴,總不能餓肚子吧。

這清官一般都有一身傲骨,所以就算這梁金寶再有能力,也一直不得上官的喜愛。於是庸庸碌碌幾十年,依然隻是一個邊境地區的同知。如果他做人能夠不要那麼耿直,說不定早就已經是三品以上的地方大員了。

這次林同也是硬著頭皮來找梁金寶的,沒想到他答應的非常爽快。這梁金寶雖然孤傲了一些,但對朝廷的確是忠心耿耿的。對於隆城土司,他早就看不順眼了。麵對這樣無法無天的叛逆,隻有從肉體上徹底消滅才是唯一的手段。而對於熟讀兵法,一向自負的梁金寶而言,這個無法無天的隆城土司張力正是展示自己手段的一塊試金石。

自從乾隆三十年當上馬白同知以來,一晃就已經七年多了。雖然這馬白同知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官位,手中的權利也挺大的,但哪一個大好男兒不想建立一番更大的事業。雖然梁金寶已經是五十六歲的年齡了,但他的雄心壯誌依然猶存。而且這個隆城土司其實早就已經冒犯了梁金寶了。要知道馬白同知鎮守馬白關,除了管理馬白關附近的一些事情之外,主要還負責對外事宜。他平日裏和附近的那些土司打交道也比較多,關係大都還不錯。自從他當上馬白同知之後,這附近幾百裏的少數民族都安份了不少。這家夥別看傲氣,但還是頗有一番手段的。一方麵,他在馬白關設立市場,讓漢族商人和少數民族進行邊貿。不僅獲得了不少的稅收,還加強了雙方的關係。另一方麵他又深化了大清國對附近少數民族勢力的影響,積極維護著自己霸主代言人的位置。一方麵要拉攏,另一方麵還要打壓,把附近的這些蠻夷弄的服服帖帖。不過這些都是老黃曆了,自從張力冒出來之後,這梁金寶的虎威可就沒那麼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