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十歲縣太爺(5)(1 / 2)

到了貞觀五年的十月份,天氣已經冷了下來,此時華亭至蘇州的水泥路已經全部完工了。而蘇州城裏,褚遂良已經按照長安的模式,將蘇州城的道路給改造了。畢竟此時的蘇州城也不過兩條大街,其他的也算不上大街,不過考慮到發展,也撿有前途的幾條給改造了下。

至於文燦的治所華亭縣,當然也被文燦催促著給改造了下。華亭縣城太小了,隻有兩條主街還像個樣子,其他的隻能說是小巷子。

經過改造的蘇州的繁華咱們不提,就說改造後的華亭,主街道兩旁的房價現在已經有明顯上漲了,店鋪數量較之年初多了一倍不止。商業的繁華帶動了商稅收入的大幅增長。本來今年因為修建華(亭)蘇(州)公路,縣裏經年積累的財政已經坐吃山空了,但是就是因為商稅收入的增長,縣財政還算是略有結餘。

對於縣財政的狀況,縣丞已經不隻一次和文燦商量過了,看能不能減少一點工程。不過文燦對這個倒是不怎麼在意,畢竟基礎已經打下來了,明年肯定會打個翻身仗。

也許是縣丞看到縣太爺對於自己的意見不夠重視,所以可能對蘇州城裏的褚刺史打了文燦的小報告,所以這褚刺史專門給文燦來了一封信,至於信裏的內容,也無非是要注意縣財政,不能打荒了。

感受到了褚遂良的關心,文燦也隻好想辦法增加縣財政收入。

對著縣地圖閉門研究了幾天,文燦心裏大概有了個數,這才叫人將錢師爺請來,準備和他商量商量,查漏補缺。

錢師爺最近也忙得夠嗆,對於自己這位小東主心裏又是佩服又是懊惱。佩服的是自己這位東主年歲不大,已經深諳官場之道,會放權;懊惱的是這位東主也太會放權了,他自己閑得蛋疼,自己卻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明明是該東主忙的。

對於這次小東主為何叫人請自己過來,錢師爺也是一頭霧水,心說不會是又要吩咐什麼事情吧!

等錢師爺到了以後,文燦也沒有客氣,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無非就是為了增加縣財政收入,打算讓家裏成立一家建築公司,將西市旁邊的地給買下來,建成一條商業街,房子或租或賣取得一筆收入。這塊地在華亭縣城來說也是難得的一塊空地,周圍的商家也不算少,這裏倒是有後世廣場的味道。

錢師爺幫助文燦處理公事,對於縣財政狀況也有一定了解,所以對於東主的思路也是讚成的。主要就是西市其實就是一大片空地,每天早上都有人在那裏出售自家產的一寫東西或者去那裏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錢師爺也覺得這個辦法可行,現在的問題是等建成以後縣衙和高家的利益如何分配。

這個問題文燦也想過,不過考慮到自己在這裏做縣令,有些事情高家還是參合的少一點比較好,所以文燦就告訴錢師爺,自己打算將工程包給即將成立的這家建築公司,按市價算工錢。爾後出售或者出租店麵的收入就歸縣財政。

錢師爺聽了文燦的話,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至少能掙來一筆錢緩建眼前的狀況。

不久,高家成立了一家公司,名字就叫高氏建築,負責人是高文燦帶過來的家生子,名字叫高健。

隨後縣裏以文燦為首,做出了建設商業街的規劃,工程就承包給了高氏建築。

因為天氣冷了,縣裏原來的修路勞力都在家裏呆著了,這一聽說高氏建築招人開發商業街,所以紛紛出來報名,畢竟縣太爺來華亭這大半年來已經給了眾人太多的驚喜了,眾人也喜歡和習慣聽高老爺的話做事,現在高家成立了高氏建築,據說就是為了開發縣裏的這個商業街,所以這些人都很踴躍地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