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籌措糧草便是打仗的頭等大事,小麥和水稻雖然普及,但終究還得看天吃飯,而且一年兩收、產量低下,除去老百姓自己口糧和各種賦稅,又還能剩下多少?”
朱業滔滔不絕地說著,耿秉文倒是來了興趣,一口咬掉了大半,率先吃了起來。
“嘿!你怎麼先吃起來了。”
“味道怎麼樣。”
朱元璋看到耿秉文動嘴了,不由得說道,一臉關心。
“回稟陛,啊不,老爺,此物軟糯香甜,十分可口,比那行軍打仗的幹糧好吃多了!”
“真的假的,咱也嚐嚐。”
朱元璋聽聞,也拿起一根塞進嘴裏。
“不錯不錯,確實如此,確實如此!”
“業兒啊,此物叫做什麼,我大明朝怎麼會有這等好東西,咱怎麼不知道。”
朱元璋急忙問道,當年他要是知道這東西,也不至於餓得去當和尚,自然也不會成為乞丐。
當然,也不會有如今的大明王朝了。
“爺爺,這叫紅薯,是一種糧食,一年可種四次,而且無論是荒山野嶺還是肥沃良田都能種植,產量奇高且易於保存。”
“尋常漢子,一天吃個三五個便能生龍活虎,可謂是絕佳的糧草,此前爺爺不是顧慮孫兒如何解決吃飯問題嗎,這就是孫兒的答案。”
“好東西啊,好東西。”
朱元璋連連感慨,心裏又多了一個想法。
這麼好的東西,怎麼能就爛在這深山老林當中。
如今大明朝雖然說是天下太平,但能讓老百姓吃的更飽,朱元璋也是樂意的。
“業兒,這東西該如何種植。”
“這個簡單,隻需要把未熟都紅薯放在地裏,待生長出半丈藤條後,截取藤條進行插種便可。”
“如今已是秋天,孩兒剛收獲完紅薯,不然便可讓爺爺看一看。”
對於此物,朱業很是得意。
在古代,槍炮黃金都不好使,隻有糧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貨!
這要是到了災年或是亂世,隻要朱業振臂一呼,便會有無數人跟隨。
“如此如此,那此物果真是能解決大軍口糧問題啊…”
朱元璋喃喃說著,轉而看向了耿秉文。
而耿秉文已然將自己的三個紅薯吃完,還打了個飽嗝。
“少,少爺,如今您是武器糧草俱全,不知道您打算怎麼辦。”
耿秉文心領神會朱元璋的意思,開始打探朱業進一步的打算。
而朱業也沒有什麼防備,直接開口說道起來。
“方才我也說了,明年夏天太子標就會死於背癰,太子標一死,朱元璋就如同脫韁野馬大開殺戒,到時候就會人心惶惶,咱們家雖然算不上巨富,但還是得避避風頭。”
“這萬一要是殺到咱們家頭上,那我的計劃可就功虧一簣了,所以咱們當下的第一任務就是遠離應天,當然也要遠離北平。”
朱業說的頭頭是道,而朱元璋卻覺得不太對勁…